浏阳财政:“一竿子插到底” 确保直达资金惠企利民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推动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决策部署,推动财政资金直达基层落地见效,浏阳市财政局高度重视直达资金相关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其中20多亿元中央直达资金在第一时间“一竿子插到底”,让财政的速度与温暖兜底兜牢民生底线,助力基层“三保”,助推资金快速直达、惠企利民。截至2023年12月21日,上级下达2023年中央直达资金总计205679.11万元,已分配205679.11万元,分配进度100%。已支付中央直达资金197647.32万元,支付进度为96.09%。
下好“先手棋”,确保高效分配。一是建立由局长抓总、各分管负责人牵头、相关科室承办的工作机制,及时跟进省、市直达资金政策最新动向及要求,将直达资金管理、分配、使用的职责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部门。二是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以直达资金台账实施直达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第一时间掌握直达资金情况,对分配、支出缓慢等情况第一时间处理。三是加强直达资金预算源头管理,及时规范分配下达资金,对直达资金列示来源、分类,标注直达资金或参照直达资金标识,采取日督促、周通报、月调度的形式,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出好“组合拳”,保障资金安全。一是注重协同管理,严控直达资金。加强科室间“横向沟通”,强化部门“纵向联动”,形成“财政+部门”联动机制,盯紧盯牢直达资金分配、拨付、使用过程,对疑似违规情况采取收回预算、退回资金等措施保障资金安全。二是完善监管方式,严管直达资金。将直达资金管理纳入财会监督范围,由内控中心牵头,相关科室配合,充分采取“日常监控+三方核查”的方式,由国库科实时监控资金支出进度和流向,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重点提醒和督促整改,必要时联系内控中心开展三方核查,确保直达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三是加强事后监管,严督直达资金。立足监管中的“共性问题”,由小见大、以点带面,形成专题报告向预算单位反馈,推动形成整改完善的良好态势。立足“个性问题”,分类采取电话沟通、约谈、现场督导、下达《整改通知书》等方式督促问题整改,抓好跟踪落实,护航直达资金精准惠企利民。
打好“主动仗”,交出满意答卷。一是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全年共拨付医疗救助补助、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等医疗资金54759.92万元,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市一站式结算8万余人次,医疗总费用17100.16万元,基本医保报销10646.69万元,大病保险903.99万元,医疗救助支付2833.37万元。高标准配置智能化设备,全市32个乡镇(街道)、326个村医保智能设备全部铺设到位,并延伸至经开区和大型企业,实现医保经办全域覆盖,“刷脸经办”进一步做优做实。加快推进五个维度帮代办点建设,建成医保帮代办点43个。全市59家医疗机构、98家特门药店全部完成医保服务协议电子化签订。11月10日浏阳市全域智慧医保指挥调度中心正式上线,是全省首家县级医保综合指挥调度中心,54家医院实现“刷脸结算”,7家医院上线医保移动支付。二是提升惠企服务质效。全年拨付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和就业补助资金总计2500万元,充分发挥了直达资金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今年来,共为企业引进人才799人,招聘外地来浏务工人员2.6万人,揽才人数创历年新高。已支持创业项目76个,发放贷款198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1961人。举办SYB、直播电商培训、模拟实训等各类创业培训171期,培训5883人。“创培送到家门口,农民主播田间忙”案例入选长沙通讯和全国人社帮扶品牌案例汇编;举办湖南省“耀动三湘”网络创业直播大赛浏阳选拔赛,获长沙赛区优秀组织奖。三是建成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2023年,全市共安排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6048万元,基本建成了较为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让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全面提质,新建雨污管网5548米,拆除围墙约400米,新增停车位420个,增设微型消防站、消防栓等各类消防设施40余处,增加摩托车充电桩15处,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新建羽毛球场2个、篮球场3个、口袋公园各2个;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设施,盘活利用片区国有闲置资产,配建党群邻里中心、幼儿园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