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回应 > 规划解读

关于《浏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解读

发布时间 : 2021-12-30 来源:浏阳市发展和改革局 字体大小:

202122324日,浏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浏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

“十四五”规划纲要》共分15篇、54章、22个专栏。

第一、二篇为发展成就、发展环境、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和重点战略和空间布局。

第三至十四篇“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包括科技创新、制造业发展、服务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建设、金阳新城、开放合作、生态文明、民生改善、社会治理、深化改革等十二个方面。

第十五篇为确保规划落地见效的实施保障。

(一)关于发展成就、发展环境和远景目标

“十四五”规划纲要》从综合实力不断跃升、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创新发展动力强劲、攻坚战役成果丰硕、区域合作形成引领、城乡建设品质彰显、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等八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

发展环境:分别从世界格局处于加速重构期、国内形势处于转型变革期、浏阳发展处于窗口机遇期三个维度,对浏阳“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十四五”时期浏阳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和挑战同在、发展与风险并存,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远景目标:要朝着将浏阳打造成为“中西部首善、现代化样板”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到2035年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建成强盛浏阳、活力浏阳、生态浏阳、幸福浏阳。

(二)关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战略举措

1.“十四五”时期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引领中西部、迈向现代化”为统揽,按照“在区域谋发展、在全国争地位、在全球引资源”战略定位,围绕“强盛浏阳、活力浏阳、生态浏阳、幸福浏阳”总目标,深入实施“科创兴市、制造强市、文化润市、生态美市、品质塑市、开放活市、民生立市”七大战略,全力打造极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区域科创中心、智能制造强市、生态文旅名城、湘东开放门户、现代治理样板,在湖南建设“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中当好县域先行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当好县域排头兵。指导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1234567”体系,其中:

1”是一个统揽:引领中西部、迈向现代化。

2”是两项使命:在湖南建设“三个高地”、担当“四新”使命中当好县域先行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当好县域排头兵。

3”是“三在”战略:在区域谋发展、在全国争地位、在全球引资源。

4”是四个浏阳:建设强盛浏阳、活力浏阳、生态浏阳、幸福浏阳。

5”是五个定位:全力打造极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区域科创中心、智能制造强市、生态文旅名城、湘东开放门户、现代治理样板。

6”是六大原则: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坚持以开放为动力、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坚持以生态为底色。

7”是七大路径:制造强市、科创兴市、文化润市、品质塑市、生态美市、开放活市、民生立市。

2“十四五”时期浏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关于定性目标表述: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到2025年,总量突破2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元大关;地方财力持续增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8%,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技术交易额翻一番,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经济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改革开放形成新局面。高标准建成营商环境三化六最市,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重点领域综合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开放型、立体化现代交通体系基本建成,成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湘东开放门户和引领湘赣边区域合作、推动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开放度大幅提升,全市进出口总额达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

——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文明之城、爱心之城卓有建树,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得到大力弘扬。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城市名片更加闪亮。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步。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三河、三山、多节点生态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品质大幅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更加宜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到2025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年均下降2%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6.2%,主要污染物减排放完成国家、省、市下达任务。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到2025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6万元以上,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口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等水平不断提升,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健康浏阳建设不断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全面、更加公平,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依法治市全面推进,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浏阳建设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成效更加彰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智慧浏阳建设提档升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

3.实现上述目标的七大战略举措:制造强市、科创兴市、文化润市、品质塑市、生态美市、开放活市、民生立市。

——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倍增计划、制造业就近配套专项行动、产业园区提升工程,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突出主导产业提能、特色产业强能、新兴产业扩能,加快“浏阳制造”向“浏阳智造”升级。坚持“走在前沿、迈向高端”招商引资策略,紧盯产业链高端与核心,大力引进建设一批标志性产业项目,引领带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升级,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施“科创兴市”战略。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优化服务链、布局资金链,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主体增量提质、创新人才引进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优化行动。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推动各类科创要素汇聚集聚,全面塑造县域发展新优势。

——实施“文化润市”战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浏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丰厚的文化滋润。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名河、名歌、名人、名景、名产相得益彰,打造具有浏阳特点、地域特色、文化特质的文旅名城。

——实施“品质塑市”战略。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一河两岸、一城两站”城市格局,着力浏阳主城提质、金阳新城提速,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提升城市韧性、激活城市经济,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加快建立标准高、设施全、服务优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坚持精准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精明增长,建设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格调、有品位的美丽城市。

——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绿色发展、生态惠民基本思路,科学划定生态保护区域,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构建“三河、三山、多节点”生态格局,系统推进全市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浏阳的一泓碧水、一片蓝天、一方净土。

——实施“开放活市”战略。坚持拓展对外开放合作的区域、领域、深度,探索更加务实高效的开放合作方式,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一体化等战略,主动对接湖南自贸区建设,加快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当好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领头羊,着力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成为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实施“民生立市”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事业,谋划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以打造幸福浏阳为统领,深入推进教育强市、健康浏阳、平安浏阳、和谐浏阳建设,实现劳有厚得、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三)关于空间布局

市域空间布局:一体两翼、一城两站、一河两岸

“一体两翼”,即以浏阳主城和金阳新城为两翼,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主城为全市政治文化中心,围绕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着力做好城市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不断提升辐射带动全市发展、引领湘赣边发展的综合服务功能。金阳新城建设要对标一流,建设高标准现代化郊区新城。

“一城两站”围绕长赣高铁浏阳站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功能复合的高铁新城高端商务服务中心;围绕浩吉铁路浏阳东站建设,推进浩吉铁路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打造辐射湘赣边的物流集散地。

“一河两岸”,即做好浏阳河两岸的保护与开发,全方位打造“来浏阳城看浏阳河”的城市观光品牌,把“一河两岸”打造成城市产业升级示范核、品质文化休闲核,形成浏阳河滨水文旅产业带、浏阳夜景景观带、两岸联动发展带。

产业空间布局:

1)农业布局——“一区、三带、多点”。

“一区”即建设建好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三带”即浏东休闲农业发展带,浏西花卉苗木产业带,浏北优质水稻示范带;“多点”即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油茶、蜂蜜、生猪、黑山羊、小水果、优质米、特色烤烟、有机蔬菜等);打造一批三产融合示范基地(柏加花木小镇、镇头油茶小镇、沿溪果蔬小镇、大围山水果小镇、官渡田螺小镇以及诗画中州、童话湾里、稻乡边洲田园综合体等);打造一批湘赣边红色乡村体验基地(文家市镇文家市村、中和镇苍坊村、大围山楚东村、永和镇菊香村等)

2)工业布局——“一核三组团”。

“一核”即以经开区(高新区)为核心,打造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地。“三组团”即以两型产业园为中心,打造绿色经济产业东部组团;以浏阳市环保科技示范园为核心,打造高端制造配套产业西部组团;在南区规划以湘赣合作先行区为中心的南部组团。

3)文旅布局——“1125”文化旅游空间布局。

“一枢纽”即以主城区为枢纽,打造城市休闲旅游服务核心。“一主轴”即以浏阳河为主轴,突出“一河两岸”,打造浏阳河文化旅游风情带。“双核”即以大围山生态旅游板块和“胡耀邦故里—秋收起义纪念园”为双核。“五区”即以胡耀邦故里旅游区、秋收起义纪念园、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石霜寺为依托的文化体验旅游区;以大围山风景旅游区、象形山景区为依托的生态度假旅游区;以周洛省级森林公园、赤马湖休闲旅游景区为依托的运动康养旅游区;以乡村田园、花木油茶产业为背景的农业休闲旅游区;以经开区(高新区)、两型产业园等工业旅游资源为依托的工业观光旅游区

4)交通布局——“三纵八横六轨”。

“三纵”G106(含浏大公路)、平汝高速、湘赣边高速浏阳段;

“八横”G319(含G354)、浏永公路、长浏高速(含大浏高速)、金阳大道、湘府路东延线、北横线高速、南横线、江杉高速东延线;

“六轨”即浩吉铁路、长赣高铁、长浏磁浮快线、长九高铁、S2长浏轨道快线、咸韶高铁。深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加快公交站场规划和建设,持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打造覆盖城乡、换乘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

(四)关于主要任务(第三——十四篇)

一是制造强市,构建“四化融合”先进制造业体系。立足浏阳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加快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四化融合”先进制造业体系为目标,计划打造“三主四特两新”产业集群。主要从壮大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升级四大特色产业(烟花鞭炮、绿色食品、家居建材产业、再制造)、培育两大新兴产业(新材料、环保及新能源)三个方面,对未来五年的浏阳现代产业发展进行谋划。围绕“走在前沿、迈向高端”,加强招商引资、鼓励自主创新,计划打造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两个500亿级产业集群(花炮、绿色食品)。

二是科创兴市,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从优化科创资源布局、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健全创新体制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规划。

三是扩大内需,建设湘赣边现代服务业中心。根据国家提出的“双循环”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从提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三间经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行规划,积极推动我市消费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促进消费升级扩容,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四是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分别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镇、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个方面展开。其中,农业产业方面重点突出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三产融合发展以及擦亮浏阳农业产业品牌等方面,特别对浏阳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进行了规划;乡村建设主要包含村庄规划管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从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等方面进行规划,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是文化润市,彰显名河名歌名城魅力。通过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体系等方面规划,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浏阳苍坊5A级景区。重点打造浏阳特色文化产业,做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文章,以“一河两岸”项目建设和5A景区创建为抓手,擦亮“一河诗画、满城烟花”城市名片。

六是品质塑市,营造宜居智慧文明的精美城市。围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一要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导向,以全面建设宜居之城、智慧之城、文明之城为目标,布局了包括城市空间格局、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有机更新、城市管理、智慧化应用、韧性城市打造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拟将主城区城市空间布局为“一带两中心六片区”。“一带”:加快推进“一河两岸”建设,打造城市产业升级示范核、品质文化休闲核,形成浏阳河滨水文旅发展联动带、浏阳夜景景观带、两岸联动发展带,提升城市颜值,塑造“一河诗画,满城烟花”城市品牌。“两中心”:“一城两站”建设为依托,完善高端商务服务和商贸物流布局。围绕长赣高铁浏阳站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功能复合的高铁新城高端商务服务中心;围绕浩吉铁路浏阳东站建设,推进浩吉铁路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打造辐射湘赣边的物流集散地。“六片区”:集中力量新建、改建六个城市精品片区。高水平建设长兴湖金融和数字经济片区、道吾山生态宜居片区、新屋岭商贸服务片区、道源湖教育产业片区、浦梓港文化创意片区,推进嗣同路历史文化片区提质改造。同时,分别从5G、数据中心、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布局城市智慧化应用等三个方面,谋划智慧城市建设。

七是对标一流,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化金阳新城。金阳新城是长沙“一体两翼”东翼的核心引擎,建设金阳新城是浏阳着眼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而作出的战略布局。从强化践行“三个再造”塑产业新城、“三个融合”建郊区新城、坚持“一流标准”建绿色新城三个方面进行规划。

八是生态美市,推动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立足浏阳“三河三山”生态优势特色,从筑牢生态屏障,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规划。其中提出要构建“三河、三山”的生态保护格局,提升环境综合承载能力,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在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主要是推动实现守护一泓碧水、呵护一片蓝天、保护一方净土的目标。

九是开放活市,构建多元合作发展新格局。充分吸纳省里提出的“深入推进开放崛起”“着力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等相关要求,并依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在”战略定位,从提升高水平开放格局、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等方面铺排内容,按照从国家到区域的逻辑对“十四五”期间浏阳开放合作方面的发展任务进行梳理,设置了融入国家发展大战略、加强区域交流大合作、担纲湘赣边区域合作主力、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四大块的内容。其中,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主要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引进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资源、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主要是深度融入长株潭一体化、积极引领湘赣边区域发展、主动对接湖南自贸区建设。

十是民生立市,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从就业创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健康养老五个方面进行规划,聚焦扩大覆盖面,加快补齐社会领域公共服务短板。就业方面,对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行了规划,同时就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档升级创业服务进行了阐述。教育方面提出的目标是建设高标准教育体系,打造全省先进、全国知名的教育高地。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四个方面展开,尤其提出要着力发展高等教育。卫生健康方面,主要是全面推进“健康浏阳”建设,从建设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等四个方面展开。特别突出了后疫情时代应急能力的提升,主要是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体系,提升突发疫情应对能力。社会保障方面,主要是从健全城乡社保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优化住房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同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从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推进医养康养有机结合等方面着手,加快建成养老服务体系,营造老年人友好型的社会环境。

十一是党建引领,打造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浏阳样板。围绕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浏阳路径、加快“法治浏阳”“平安浏阳”建设等方面,对应中央《建议》中基层治理、民主法治、防范风险三个维度,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其中,把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浏阳路径作为“十四五”期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重点,以“党建+微网格”为依托,围绕基层党建引领工程、社会治理基座工程、脱贫攻坚留守工程“三大工程”,不断丰富“微网格”工作内涵,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

十二是深化改革,争当综合体制改革县域先行者。立足浏阳正在实施并重点探索中的经济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等具体改革内容,继续全面推进综合体制改革,着力做好全省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同时,重点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自然资源领域试点改革作出了铺排,并把依法维护农民权益的原则落实在其中。

五、关于实施保障(第十五篇内容)

“十四五”规划纲要》最后分别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规划分工落实、加强政策项目配套、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强化规划实施保障,确保规划中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能落地见效。

相关文档:
  • 浏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