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浏阳市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月23日在浏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发布时间 : 2021-03-01 来源:浏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小: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2月23日在浏阳市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吴新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中央、省、长沙市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现代化浏阳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1)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创了发展新局面。

十分感动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并肩作战,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公安干警、村(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等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社会各界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涌现出张更姣、周明亮等一批全国、全省先进典型。我们以“党建+微网格”为抓手,坚持“两防三不”(2),实施“三量三控”(3),常态化抓牢抓实疫情防控,实现了“四无”(4),被认定为全省首批低风险区,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极为不易的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我们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节约集约用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两项工作被推荐申报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高质量发展、工业高质量发展、质量强省、“双创”、财政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河长制、文化旅游八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全年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4亿元,增长5.33%(同比,下同),税占比达76.87%;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4.7%、6.3%、9.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完成进出口总额25.5亿美元,增长24.7%,充分展现了浏阳经济的坚强韧性和巨大潜能。

倍感振奋的是,全市新引进项目200个,其中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21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84.5亿元,占计划投资141.7%。投资320亿元的惠科项目主厂房提前1个月封顶,1月23日点亮投产;泰科天润、豪恩声学一期、韵达物流、蓝思新材料建成投产,金阳大道三期加快推进,椒花水库工程顺利开工,长赣高铁确定浏阳城北设站。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县域综合发展、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工业百强县、营商环境百强县分别跃升至第9位、第11位、第11位、第19位;获评“国家卫生城市”“2020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蝉联“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县(市、区)”。

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致力纾困解难、做强产业,呈现了稳健前行的良好态势。深入开展百日竞赛活动,突出干部驻企、服务暖企、政策惠企,率先推出15项助企措施,组建20个工作队赴外地招工,派出564名联络员驻企帮扶;积极落实上级惠企政策,减免企业租金、社保及相关税费10.44亿元,让企业心更暖、劲更足。工业经济稳步复苏,15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总产值增长9.4%,显示功能器件、智能装备、碳基材料、5G应用产业链规模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85.2%、22.7%、12.6%、41.3%;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家、智能制造试点企业75家、上市(过会)企业2家,培育省级以上“小巨人”企业33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8家;经开区、高新区成功合并,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和“国家再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农业经济稳中提质,实现总产值193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18.06万亩,年产量55.67万吨,蔬菜种植面积(含复种)63.85万亩,出栏生猪99.41万头、家禽1129.8万羽,全面完成禁捕退捕任务,提质改造油茶林14万亩,获评湖南综合油料大县和茶油大县,浏阳茶油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达浒书香村“书香龙泉酒”荣获第105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国际)博览会(中国区)金奖。服务业企稳回升,大力发展“三间经济”(5),推进“烟花进景区”,举办红博会、消费节、大围山杜鹃花节、首届花木博览会、省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大赛等节会活动,获评“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张坊田溪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葛家金源村、淳口狮岩村、张坊富溪村、官渡观音塘村、沿溪沙龙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苍坊旅游区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在全省率先建成网间经济孵化器和5G直播基地,实现网络零售交易额81.27亿元,增长18.9%;销售商品房154.97万平方米,增长3.76%;“智慧浏阳河”“睿空间”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

——致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展现了美丽宜居的浏阳风貌。升级打造“一体两翼、一河两岸、一城两站”(6)承载平台,出台《浏阳市城市建设品质管控导则(试行)》,精准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完善“15分钟生活圈”13个,新建停车场15个,新改建农贸市场2个,创成“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市)”。拉通燎原路、胡家路等9条城市道路,推进天马山隧道改扩建工程,建成红色旅游公路,完成浏大、浏永、开元路路面大修,新改建农村公路414.4公里。完成百宜河主管网、长兴湖片区雨污分流和净溪河截污工程,新建城镇污水管网116公里。建成道吾110千伏、永和22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累计投资25亿元完成首轮电网“630”(7)攻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市)”“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抓好“四型”“两治”(8),扎实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全市村级集体经营性总收入4580万元,涌现了官桥苏故村、沙市东门村以及永安芦塘村、西湖潭村和礼耕村等一批集体经济强村。创新“首厕过关制”,完成无害化改厕(9)10万座,实现垃圾分类行政村全覆盖,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投入7800万元开展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实现应登记颁证率100%。组建260个村级供销合作社,吸纳农户2.4万户。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创建国家、省卫生镇18个,大瑶南山村、永安坪头村入选全国文明村,4家单位获评省级文明单位,城乡精细管理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致力精准突破、加固底板,取得了攻坚战役的关键进展。深入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建立“三表一单”(10)机制,持续推进“个十百千”(11)产业扶贫工程和“15公里就业圈”建设,贫困劳动力域内转移就业10506人,就地就近就业率达71.2%,贫困户李忠国获评“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对口帮扶邵阳县、龙山县茅坪乡,高质量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省新阶段扶贫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以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统揽,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顺利通过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浏阳河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出境断面水质均值保持II类;捞刀河、南川河出境断面水质均值达III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宝山河市控断面稳定达标,铁山桥断面稳定向好;污染源普查工作获国务院表彰,浏阳河湿地公园晋升国家级湿地公园。加快推进政府性债务风险化解、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工作,组建浏发集团、金发集团,交建投获AA级信用评级;建立市镇村债务管理风险预警体系,三类债务之和下降32%,风险稳定可控。

——致力办好实事、增进福祉,交出了温暖实在的民生答卷。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9%。改造农村危房396户、棚户区1245户、老旧小区24个,新建公租房3244套,完成租赁住房市场发展房源筹集4644套。新改建学校23所、幼儿园40所,创建标准化学校43所,新增学位10310个,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面消除,高考质量评价蝉联长望浏宁四县(市、区)“十三连冠”。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中医医院危急重症大楼、集里医院门诊综合大楼项目顺利推进,共建医联体56个,获批省级重点专科7个、长沙市深化医学重点建设专科5个,创建二级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发展经验获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推介。完成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工程,发放低保金1.5亿元、特困供养金1亿元、其他各类救助资金0.6亿元;发放养老保险待遇22.55亿元、支付医保资金14.9亿元,贫困人口住院综合保障后报销比例达90%,获评“中国社会保障百佳县市”。建设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个,举办“薪火相传”中国健康跑、全民读书月等活动,开展送戏下乡、经典剧目惠民演出、文艺大讲堂、欢乐浏阳河等群众文化活动180余场,入选2020年全国“书香城市”。在全省率先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退役军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在全国学习“枫桥经验”工作大会上作典型发言。着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成功创建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市。全力推动烟花爆竹产业转型升级,完成“一证多厂”顽瘴痼疾专项整治任务,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持续深化禁毒人民战争,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6个,查破涉毒案件576起。深入推进“最多访一次”改革,全市信访总量下降31.8%,实现各特护期进京非访“零登记”。

——致力从严治政、优化服务,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办理人大建议293件,满意率94.9%,较去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办理政协提案151件,综合满意率98.7%。全面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任务。依法审查政府文件554件、政府合同112件,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54件、行政应诉案件88件。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建设“五零城市”(12),提供政务服务300余万次,帮代办事项44万件,办理市长信箱、“12345”反映事项3.2万件,顺利通过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验收,“三集”(13)审批机制获评中国营商环境特色评选50强创新案例奖。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强化审计监督力度,审计收缴财政资金2028万元。严格执行作风建设规定,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333起,干事创业更加优质高效、风清气正。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武装、新闻出版、融媒服务、数据资源、民族宗教、统计、消防、外事、侨务、关心下一代、老龄、文艺等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武警、烟草、国资、气象、移民、森林公安、供销合作、公积金、水文、盐务、邮政、供水、电信、移动、联通、石化、花检、海关等单位取得了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及其他社会团体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2020年主要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回首“十三五”,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为要务、以改革为动力、以实干为基础,自加压力、砥砺前行,不断刷新成绩、超越目标,看到的是可喜变化、收获的是累累硕果、积蓄的是巨大能量。

——这五年,“浏阳速度”更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4%,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7%,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8%,金融机构存贷款年均增长13.3%、15.8%。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县域综合发展从第28位跃升至第9位,实现“五连跳”。

——这五年,“浏阳动能”更强。15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不断壮大,产业集聚成势。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快速崛起,“芯屏器合”(14)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烟花爆竹产业加快升级,累计颁布12项国际标准和1项技术报告。新增市场主体4.5万户,总量突破11万户;高新技术企业由22家增至300家;新增上市(过会)企业5家,总量稳居全省县(市)第一。经开区(高新区)综合竞争力领跑全省产业园区,两型产业园获评“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累计引进项目1022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5个;惠科、DITO触控传感器、蓝思3D、华域视觉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发展势头强劲、活力充沛。

——这五年,“浏阳现象”更热。高质量完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15项中央、省级重要改革试点,创新实施“最多跑一次”“涉农资金整合”“就医一卡通”等改革,打造了“无改革、不浏阳”品牌,获评“全国县域综合改革十佳城市”。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走深走实,成员单位由10个扩展至24个,签署专项协议40个。累计获得上千项国家级、省级荣誉,长沙对浏绩效考核稳居县(市、区)前列,21次获国务院、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通报表扬,浏阳工作、浏阳作为、浏阳经验备受关注、广受赞誉。

——这五年,“浏阳品质”更高。浩吉铁路建成通车,荷文公路、西北环线等有序拉通,全市新改建城乡道路65条、农村公路3000公里。道吾、长兴湖等片区崛起,新建公园3个,提质提档社区18个,改造老旧小区24个、棚户区1.1万户。建成35千伏以上输变电工程20个,建设污水处理厂14个、污水管网205公里。创建国家级重点镇、历史文化名镇、特色镇5个,国家卫生乡镇5个,城镇化率达66.2%。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超额完成改厕任务,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全域覆盖,城乡更美、品质更高。

——这五年,“浏阳民生”更实。三大攻坚战纵深推进,累计偿还债务291.4亿元,3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稳定脱贫15744户、49387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浏阳最鲜明的底色。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0877元增至45840元;新改建学校60所,创建标准化学校324所,新增学位4.6万个,化解“大班额”774个;新人民医院建成投用,新建乡镇卫生院6所,改扩建卫生院5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县。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得益于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凝聚了全市人民的辛勤与智慧。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浏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浏阳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和崇高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仍然偏少,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现代服务业短板突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偏低;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生态环保、意识形态等领域存在不少风险点;少数干部理念观念、担当精神、服务意识、干事劲头与新时代要求不相适应,不敢负责、不善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着力破解。  

“十四五”时期目标与任务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浏阳的关键时期。放眼全球,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纵观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韧性强劲,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尽管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但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审视浏阳,发展机遇更好、发展动力依然强劲,美好未来令人期待。从区域形势来看,长江经济带、“一带一部”(15)、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三高四新”(16)等战略加快实施,湖南自贸区顺利启航,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提速,长株潭一体化纵深推进,长沙“一体两翼”格局有序构建,政策红利的叠加增添了浏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交通区位来看,浩吉铁路联通南北,长赣高铁、长浏轨道交通、湘府东路东延线有望建成,国省干线联网畅通,金阳大道直通省会,便捷高效的交通路网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优势。从产业发展来看,七大产业集中区(17)布局科学,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加快建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烟花爆竹等重点产业齐头并进,蓝思科技等龙头企业竞相发展,惠科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多点支撑的产业结构开创了多极发展的新局面。从创业环境来看,“无改革、不浏阳”品牌进一步打响,行政审批更加规范、便捷、高效,人才保障日益完善,引才、聚才氛围日趋浓厚,广大干部群众忧患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

未来五年主要预期目标: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4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万元,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改革开放形成新局面,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建设取得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在此基础上再奋斗10年,到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西部首善、现代化样板”。重点抓好七大任务:

——突出制造强市。聚焦“三主四特两新”(18)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加速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1个千亿级、2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核心组团和关键一极。

——突出科创兴市。坚持“四个面向”(19),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持企业开展“卡脖子”和颠覆性技术攻关,鼓励高校院所、社会资本共建科研平台、共促科研创新、共享科研成果。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引进和培养人才。到2025年,R&D(20)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8%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技术交易额实现翻番,全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11%,成为创新型城市。

——突出开放活市。坚持“在区域谋发展、在全国争地位、在全球引资源”战略,进一步优化对外交通设施,推动长赣高铁建成通车和长沙市域轨道交通东延,构建贯通东西的大通道。提升高水平开放格局,积极参加“一带一路”(21)、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主动融入湖南自贸区、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力争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25年,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营商环境“三化六最”(22)城市,全市进出口总额达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成为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突出生态美市。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牢牢守住生态安全边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和生产方式,探索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路径,建设无废城市、低碳城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到2025年,实现单位GDP能源消耗年均下降2%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6.2%以上,实现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提升、持续向好。

——突出品质塑市。对照“四精五有”(23)标准,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导向,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继续做精“一河两岸、一城两站”文章,加快建成浏阳河生态文化产业带,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提高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聚焦打造现代治理样板,以“党建+微网格”为抓手,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宜居、智慧、文明的现代城市。

——突出文化润市。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居民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文化引领力和凝聚力。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构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世界花炮之都、国际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让浏阳成为独具魅力、极富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网红城市”。

——突出民生立市。围绕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目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引导民办教育规范优质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打造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为重点,全面推进“健康浏阳”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指数,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智慧化;逐步实现劳有厚得、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工作重点  

2021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深入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紧紧围绕“引领中西部、迈向现代化”目标,坚持“在区域谋发展、在全国争地位、在全球引资源”战略定位,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实现,我们首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两防三不”策略,加强重点场所、行业、人群与时段管控,抓好入境人员和进口货物防控管理,强化精准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落实落细;精准开展疫情监测研判,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全面提升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加强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全力筑牢疫情防线,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制造强市,催生高质量发展动能

深耕智能制造,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坚持扩增量和提存量并重,抓紧抓实“七大工程”(24),壮大新兴及优势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挥蓝思科技、惠科光电、泰科天润等骨干企业的磁吸作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千亿级迈进。依托尔康制药、天地恒一、博大科工等重点企业,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推动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向五百亿级进军。聚焦数字产业化,着力打造长兴湖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布局5G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大力培育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厚植传统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打造世界花炮之都目标,进一步厚植烟花爆竹产业本土优势,用更多资源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持续安全,迈向高质量发展;全力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花炮产业研究院落户浏阳,持续推进落后产能淘汰、监管升级、技术革新“三大工程”,提速文化创意、文旅融合赋能增值,促进产业向安全化、科技化、精细化蝶变升级;强化‍产业高质量供给,进一步畅通烟花爆竹对外出口通道,擦亮“浏阳花炮”世界品牌。同时,加快推动家居建材、浏阳蒸菜、浏阳夏布等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提质升级。

做优园区平台,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提升经开区(高新区)“三主两特”(25)、两型产业园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完善以亩均投资、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为主的考核体系,主动做好产业配套服务,有效承接高端产业转移,促进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打造“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承载区。完善园区功能配套,加快“八大应用场景”(26)落地,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金阳、智慧环保、智慧支撑平台等系统建设,提升智慧园区水平;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设立高层次人才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推进土地二次开发和节约集约利用,提升电网供电和服务能力,支持两型产业园争创湘赣边区域合作农业示范园、文化产业园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创新生态链,建立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发明专利100件以上,力争6个以上重大创新技术入围省“五个100”(27)、10套以上新的重大技术装备进入国家补贴。建立科技创新经费多元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引导资金投入,力争2021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05%。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深化市校、企校合作,支持组建新兴研发机构,设立专家工作站,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力争培育长沙市级及以上科技平台5家,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5亿元以上。落实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战略,探索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区域性公共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建成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

二、聚焦改革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突出基础性,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政府职能转变、园区体制机制、城乡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以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抓手,扩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建立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流转、使用制度,打造4个宅基地改革综合示范点。扎实开展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改革,力推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工作,切实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激活配优各类自然资源要素。统筹抓好财政管理体制、国企国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引领湘赣边,打造湘东开放门户。围绕建设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当好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领头羊。聚焦省“三年行动计划”十大工程、百大项目落实落地,健全常态化协调机制,在政策共争、项目共推、产业共促、治理共抓上务求新突破。加快秋收起义干部学院、胡耀邦故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湘赣边高速、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落地建设。深化产业、文旅、生态、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合作,做大做强“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推行“初心源”文旅一卡通,积极推进区域校联体建设、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公积金互认等工作,让老百姓分享更多的区域合作红利。借力自贸区优惠政策,深度融入“一带一部”,鼓励域内企业扩大出口。全力打造省会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200个以上,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4个,引进“三类500强”(28)企业3家。

升级放管服,擦亮营商环境品牌。纵深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最多跑一次”,优化升级“三集”审批长效机制,持续在业务梳理、流程再造、系统打通、规范管理中探索创新,实现更大范围“一网通办”、更多事项“跨域通办”。深入开展重企帮扶,刚性兑现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用地、用电、用水、用气、融资、物流等要素成本,助力企业加快发展。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信贷支持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力争企业入规40家、扩面50家、上市2家。紧扣“三化六最”目标,深化“三个定制”(29)“四大行动”(30)“五个彻底”(31),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推动县域营商环境全国排名争先进位。

三、聚焦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发展更有奔头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构建“一区、三带、多点”(32)产业布局,发展水果、黑山羊、油茶、蔬菜、烤烟、生猪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创建一批“两品一标”(33)基地和品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力争农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做好粮食、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坚决防止农地非农化现象,确保粮食种植面积118.6万亩以上,全年粮食产量53.7万吨以上,新增规模化生猪产能10万头。依托“农品浏香”等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打造长株潭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椒花水库工程建设,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促进更可持续的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34),实施长效扶贫接续工程,保持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稳定,积极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深化对口扶贫协作,帮助对口帮扶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探索推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与文旅、康养、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有效吸纳农村就业,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大力支持农村创新创业,吸引青年人才回归,培育家庭农场、农创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源,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资产入股,有效拓宽农民致富渠道。

建设更加宜居的美丽乡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谋划村庄规划建设和布局,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抢抓省商务厅与浏阳合作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机遇,发挥集体土地入市政策优势,有序承接自贸区和中非经贸合作区产业项目转移,大力推动永安尚东小镇建设,着力规划建设进出口食品仓储物流、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力争更多的优质项目落地,助推浏阳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沿溪、大围山、文家市、大瑶、镇头、柏加、永安、社港等特色乡镇建设,因地制宜打造高品质特色小镇。扎实开展“五清两改”(35)工作,有序建设全省“水美湘村”,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1万座,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大力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重视和发挥乡贤作用,加强村规民约建设,促进乡风更淳、乡情更浓。

四、聚焦“一体两翼”,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

优化交通路网格局。全力促推长赣高铁、长浏轨道交通、湘府东路东延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长九高铁、T3航站楼连接线、江杉高速东延线等项目纳入建设计划。加快建设金阳大道三期,确保浩吉铁路浏阳东货运站和天马山隧道改扩建工程竣工。提质改造4条城市道路,新建大围山路、泰安路和南泥湾路(花炮大道—金沙路),启动重要县道路面改善工程,完成宏源大桥危桥改造,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构建“对内成环成网、对外互联互通”的路网格局。倡导绿色出行,新增新能源公交车40台,建成城区道吾公交枢纽站场;实施旅客出行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完善城乡公交网络,全力创建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市)。

建设精致精美城市。坚持“四精五有”理念,深入落实《浏阳市城市建设品质管控导则(试行)》,突出规划引领,强化刚性执行,加快推进“两级三类”(36)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大力开发道吾、长兴湖、浦梓港等片区,建成翠园公园,启动道吾山城市公园建设、花炮观礼台文化园提质改造。加快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新建改造农贸市场2个,建设停车场6个,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以国家县城城镇化试点为契机,重点打造融合发展型、综合服务型、旅游康养型、现代农业型小城镇,推进小城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强镇村房屋建设品质管控,实现建筑更精美、住房更宜居。

加快打造金阳新城。按照“一城三区”(37)定位,积极对接长沙市“东拓”行动,加快金阳新城国土空间规划、片区规划等落地实施;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延伸一批骨干道路,畅通交通循环网络;加快推进南园二水厂扩建、三水厂新建等工程建设,完成污水主干管网建设,全面提升新城承载能力,加快区域开发、融城步伐,打造“长沙新门户,东翼新引擎”。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把握湖南自贸区建设机遇,大力争取纳入联动创新区,推进政策嫁接、产业链接、功能对接,有效承接自贸区辐射和溢出效应。借力临空经济示范区、中非经贸产品加工区、T3航站楼建设平台和政策红利,加速推进产城融合。抢滩新基建,打造智慧管理的示范区、5G应用场景服务的先导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样板。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实施城市管理品质提升行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深化网格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气质。完善城市数字管理平台,实施市政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狠抓道路交通秩序治理,大力开展市容执法、环境卫生、市政园林维护等专项整治行动,高标准维护“一河两岸”、主次干道亮化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水平,打造韧性城市、宜居城市和智慧城市。加快建设垃圾清洁焚烧项目,全面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建设,持续开展“爱心涌动浏阳河、全城向文明奔跑”“淳风美德润浏阳”等活动,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

五、聚焦生态文明,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守住生态安全边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立足“三河、三山”(38)生态优势特色,狠抓饮用水水源保护,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有效保护水生态环境;编制《浏阳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5年)》,全面推行林长制,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与修复力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落实“四严四基”(39)“三线一单”(40)“月清三地”(41)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健全联动执法、信用评价等制度,认真执行生态补偿制度,全面筑牢生态屏障。

深化环境污染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继续推进夏季攻势(42)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43),全力配合中央新一轮生态环保督察;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静音“保卫战”,严格落实“五气”(44)共治、“六控十严禁”(45),确保PM2.5年均浓度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深化河长制,推进城区、园区雨污分流,启动济川河、淮川河雨污分流工程,完成永安污水厂扩建和百宜河雨污分流支管网改造,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监管,确保三大河流水质稳中有升,浏阳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以上,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抓好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耕地修复治理、绿色矿山建设,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建设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城更静的生态之城。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厚植城市生态底色。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导向,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行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超低排放改造,推进葛家六股岭净矿出让绿色矿山试点示范建设,打造更多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快递包装,促进工业废料、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行动,让绿色低碳发展增添幸福生活成色。

六、聚焦消费繁荣,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培育文旅热点引消费。对标世界级滨河生态文化和旅游产业带,全力推进浏阳河生态文化产业带建设。抢抓长沙“两山一河”文旅走廊建设机遇,加快实施“一河两岸”城区段文旅开发,有序规划建设以嗣同路为轴线的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地标,彰显“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城市魅力。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苍坊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推动大围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构建以浏阳河为主轴,以大围山生态旅游板块和“胡耀邦故里——秋收起义纪念园”为双核,以沿河特色文旅小镇为节点的全域旅游格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文旅消费产品供给,积极培育创意烟花、文创蒸菜、浏阳夏布等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开发健康旅游、生态旅游、度假旅游、非遗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全面激活消费新动能。

挖掘市场潜力活消费。大力发展“四新”(46)经济,持续繁荣“三间经济”,培育一批有特色、有情怀、有流量的夜间消费场景;打造网红商圈,发展乡间旅游和特色民宿,建成1个集聚区、3个示范村、20个示范店;重点搭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创建一批电商示范小镇。精心办好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浏阳河音乐节、大围山杜鹃花节、湖南文旅创新创意大赛等节会活动,做大做强城市商务节、浏阳车展、家博会、大围山水果节等本土节会品牌。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出台促进消费政策,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消费供给,构建支撑有力、生态多元的消费经济结构。

提升服务品质促消费。更加注重需求侧管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消费,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加快升级实物消费,提质扩容服务消费。紧密围绕核心商圈、产业园区、主要应用场景,加快布局5G网络、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补齐新型消费短板。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国际物流,健全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打造区域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深入开展普惠金融工程,推动“金融村官”工作纵深发展,打造“金融服务季”活动品牌。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改进消费服务体验,打造区域消费中心。

七、聚焦民生改善,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推动民生保障更加暖心贴心。围绕打造“充分就业城市”目标,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社保降费、援企稳岗等稳就业措施,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协调衔接,深入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做好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困难帮扶工作,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650元提高至750元,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提高优生优育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高人口素质;加强退役安置、就业创业、抚恤优待、服务管理等保障,大力开展示范型基层“两站”建设,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积极开展“基层党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成548户棚户区改造任务,新建公租房650套,筹集租赁房源2500套,努力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温情、人民更感温暖。

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湖南护理学校(浏阳校区)建设,新建学校4所、公办幼儿园4所,改扩建学校18所,全面化解高中教育“大班额”,招聘教师600人以上,争创全国师德养成教育示范县。集聚全省优质医疗资源,深化“三医”(47)联动改革,巩固分级诊疗制度,加快中医医院危急重症大楼建设和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建成集里医院门诊综合大楼,推动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级医院、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医院。推进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博物馆5月底前对外开放,常态化开展文艺精品进景区、欢乐浏阳河等文化惠民活动,让群众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推动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依托“党建+微网格”,突出基础管理、本质安全,紧盯顽瘴痼疾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监管“强执法防事故”行动,重点排查整治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危化品、建筑施工等行业安全隐患,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严格食品药品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助推长沙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实施“四个大抓”(48)警务战略,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打赢禁毒人民战争;深化平安浏阳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八、聚焦政府建设,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

把忠诚履职作为政府工作第一品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省市及市委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执行,不折不扣落地,高质高效推进。激励广大干部忠于职守、担当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在勤勉尽责中砥砺初心,在创新实干中彰显风采,做到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第一准则。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深化法制队伍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49),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政策不打折、不走样,以实际行动打造诚信政府。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全面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把实干担当作为政府工作第一要求。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增强工作执行力,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激励,奋力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在思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以精准问责推动责任落实,以尽职免责保护干事创业激情。

把清正廉洁作为政府工作第一底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对政府系统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的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创新监管手段,常态化开展干部警示教育,让铁规铁纪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遵循。

各位代表!实干开创新局,奋斗成就未来。我们坚定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十三五”,更要阔步迈向灿烂辉煌的“十四五”。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聚力大干,埋头苦干,创新实干,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名词解释

1、六稳、六保: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两防三不:“两防”指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三不”指队伍不散、机制不变、思想不松。

3、三量三控:存量加强管控、增量入口把控、变量动态监控。

4、四无:无死亡病例、无二代病例、无聚集性疫情、无院内感染。

5、三间经济:夜间经济、乡间经济、网间经济。

6、一体两翼、一河两岸、一城两站:“两翼”指浏阳主城和金阳新城;“两岸”即做好浏阳河两岸的保护与开发;“两站”指长赣高铁浏阳站和浩吉铁路浏阳东站。

7、“630”攻坚:湖南电力提出在2018年至2020年,以每年的6月30日为时间节点,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电网建设项目。

8、四型、两治:“四型”指土地合作型、资源开发型、乡村服务型、物业经营型;“两治”指治厕所、治垃圾。

9、无害化改厕:指将农村居民家庭传统的旱厕和其他厕所改造成清洁、卫生、文明的无害化卫生厕所。

10、三表一单:“三表”指建档立卡贫困户未脱贫对象脱贫困难情况统计表、建档立卡贫困户存在返贫风险情况统计表、档外“四类”人员致贫风险情况统计表;“一单”指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清单。

11、个十百千:建设1个产业扶贫服务中心,发展10个长效扶贫产业,打造100个以上较大的特色产业和就业基地,树立1000名通过产业和就业脱贫致富典型。

12、五零城市:“五零”指零成本开办企业、零证明办理事项、零见面审批服务、零收费园区政务、零干扰企业发展。

13、三集:集中办公、集合查验、集成审批。

14、芯屏器合:“芯”指芯片(集成电路)产业,“屏”指平板显示产业,“器”指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合”指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

15、一带一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时提出,湖南要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

16、三高四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提出了“三高四新”。“三高”是指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四新”是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17、七大产业集中区:“七大产业”指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18、三主四特两新:“三主”指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四特”指烟花爆竹产业、绿色食品产业、家居建材产业、再制造产业;“两新”指新材料产业、环保及新能源产业。

19、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20、R&D经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

21、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2、三化六最:“三化”指政务服务便利化、政策环境法治化、政商关系亲清化;“六最”指机制最活、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优、诚信最好。

23、四精五有:“四精”指精准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精明增长;“五有”指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格调、有品位。

24、七大工程:指新旧动能转换工程、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开放高地构筑工程、优秀人才集聚工程、营商环境优化工程、载体提质升级工程。

25、三主两特:“三主”指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两特”指以健康产业、再制造为特色产业。

26、八大应用场景: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移动支付、分享经济、区块链、创意经济。

27、五个100:湖南省每年在全省实施的100个重大产业项目、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引进100个500强企业、100个科技创新人才。

28、三类500强:指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营500强三类企业。

29、三个定制:私人定制、行业定制、产业定制。

30、四大行动:“四大”指效能提升、成本降低、权益保护、政策落地。

31、五个彻底:可以简化的办事环节必须彻底精简、企业可以享受的政策必须彻底兑现、企业反映的问题必须彻底回应、对企业的检查、监管、执法必须彻底规范、对涉及企业的投诉必须彻底处理。

32、一区、三带、多点:“一区”即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三带”即浏东休闲农业发展带,浏西花卉苗木产业带,浏北优质水稻示范带;“多点”即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三产融合示范基地、湘赣边红色乡村体验基地。

33、两品一标: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

34、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35、五清两改:“五清”指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沟渠道边垃圾、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清理废弃房屋、庄院及残垣断壁;“两改”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

36、两级三类:“两级”指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三类”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

37、一城三区:指打造高水平现代化郊区新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临空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生态宜居智慧城市建设标杆区。

38、三河、三山:指浏阳河、捞刀河、南川河;大围山、连云山、九岭山。

39、四严四基:指严督察、严执法、严审批、严监控;构建基本格局、夯实基础工作、强化基础数据、提高基本能力。

40、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41、月清三地:指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对违法用地、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存量问题限期清零和增量问题每月处置的新机制。

42、夏季攻势: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的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每年安排不同的重点任务。

43、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于2018年12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

44、五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扬尘灰气、乱烧烟气、餐饮油气。

45、六控十严禁:“六控”指控烧、控尘、控排、控车、控煤、控油;“十严禁”指严禁渣土车、混凝土搅拌车、运砂车等各类车辆带泥上路,严禁违法倾倒渣土,严禁工地裸露黄土,严禁重污染天气下土石方施工,严禁在禁燃区燃烧散煤,严禁露天焚烧垃圾,严禁露天烧烤,严禁露天焚烧秸秆,严禁拖拉机等高排放车辆进城,严禁在禁燃区域时段燃放烟花爆竹。

46、“四新”经济:“四新”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47、“三医”联动:指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

48、四个大抓:指大抓教育和管理、大抓主责和主业、大抓基层和基础、大抓改革和科技。

49、三项制度: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相关文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