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不仅是监管者,更像是‘法治管家’,主动帮助企业排查风险、解决难题。”近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组织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企业家座谈会上,多位企业负责人这样分享他们的切身感受。这些真切的声音,折射出浏阳市涉企行政执法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今年以来,浏阳市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干扰、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为目标,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实现从“多头分散”到“协同整合”、从“刚性约束”到“柔性服务”的全面转型。目前,全市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73%,部分行业降幅超过90%,法治正成为浏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五查一体:精准破局 奏响协同执法“协奏曲”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问题,浏阳市制度先行、精准施策,出台《浏阳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创新实施联合检查、归口检查、无扰检查、扫码检查、分级检查“五查一体”模式,为企业营造精准、高效的监管环境。同时,出台《浏阳市行政执法统筹协调机制》,构建“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属地落实”三级执法协同体系,有效破除联合执法和“综合查一次”的体制机制障碍。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成效逐步显现。全市64个执法单位已全面完成检查事项整合归口,累计公示跨部门联合检查事项15项,实施扫码检查2576次,涉企检查频次整体下降73%。在具体实践中,市文旅广体局牵头开展文化旅游市场联合检查,统筹公安、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9个部门的监管事项,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市市场监管局将原本分散在5个科室的检查职能归口整合,检查数量下降超80%;永安镇通过统筹安监、环保、市监等部门开展集中执法,推动执法模式从“多次分头查”向“一次综合查”转变,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监管效能。
无事不扰:智慧赋能,筑牢企业发展“防护盾”
浏阳市积极推动执法方式向智慧化、精细化转型,通过实施企业“宁静日”、非现场监管和“红黄绿牌”分类管理等举措,做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风险隐患精准干预。
每月1日至15日的企业“宁静日”,除涉及公共安全等六类特殊情形外,原则上不开展入企检查。制度推行以来,“宁静日”期间检查频次下降90.8%,让企业得以集中精力搞生产、拓市场。非现场监管则让“监管无接触、服务不打烊”成为现实,12项可通过在线监测、信息共享实现有效监管的事项纳入清单,在烟花爆竹、道路运输等重点行业,关键环节远程监测实现全覆盖,累计及时处置隐患1049个。“红黄绿牌”分类监管更显精准,对2125家绿牌企业压减检查频次、612家黄牌企业强化指导、43家红牌企业重点监管,让监管资源精准滴灌到最需要的领域。
服务式执法:法治护航,传递营商环境“暖力量”
“执法不仅是管理,更是服务。”浏阳市将服务理念融入执法全过程,推动行政执法从“重处罚”向“重服务”“重预防”转变,让法治真正成为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市交通运输局针对危化品运输企业反映的“重处罚、轻指导”问题,全面复盘同类案例,主动对接全市危化品运输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推动该领域企业违规率同比下降67%。“执法队上门不是来开罚单,而是帮我们建体系、防风险”,一位危化品运输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服务式执法在更多领域落地生根:市城管局在人行道违停治理中推行“先提示、后警告、再处罚”模式,落实“十分钟内驶离不予处罚”的人性化措施;市林业局通过现场指导、口头预警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法律与操作指导40余次,有效预防违法风险;市司法局组织开展企业“法治体检”200余次,梳理风险点174个,提出整改建议500余条,惠及企业200余家。
此外,依托线上平台和服务热线,企业诉求反馈渠道持续畅通,累计处理执法相关诉求380余条,办结率超98%。今年以来,全市办理柔性执法案件1542件,对284件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罚款不是目的,推动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才是关键”,这一理念正成为浏阳执法工作的鲜明导向,执法与服务的深度融合不断释放出更大的治理效能。
以规范执法为笔,以精准服务为墨,浏阳市正持续绘就法治化营商环境新画卷。下一步,浏阳市将继续深化涉企执法改革,让法治成为企业发展的“定心丸”、市场活力的“护航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法治动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