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在省厅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我局锚定“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总目标,以高标准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鼓足精气神,跑出加速度,推动各项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浏阳蝉联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第4、全省第1,获评中国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城市,斩获国家级荣誉18项、省级荣誉25项,创历年之最。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把稳思想之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文旅发展提供坚强后盾。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坚持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邀请派驻纪检组组长开展专题纪法宣讲,党组书记结合庆祝建党103周年活动讲授专题党课,全年全系统未发生“黄赌毒酒驾”事件。党建特色品牌持续擦亮。围绕“服务在一线·文旅大惠民”党建品牌,创作一系列廉洁文艺作品,设立廉洁文化书籍专区,开设“清‘浏’如许”专栏,开展“革命先辈后代口述史纪实活动”,举办“下沉一线访民情·大抓落实惠民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微宣讲、微党课竞赛活动,展现党员干部新担当新作为。发展难点痛点持续破解。针对市委巡察、专项审计和人大评议反馈的问题和意见,逐一抓好整改销号,35个巡察反馈问题、10个审计问题和86个人大评议意见均完成整改。主办的两个政协重点提案满意度测评均为100%;全市营商环境专项测评满意率达99.3%,排名第一;人大评议测评满意率达97%,排名第二,浏阳文旅在全市的贡献率和认可度得到全面提升。
(二)聚焦产业升级,厚积文旅之势
强化顶层布局,转化资源优势,持续推动文旅产业质效“双提升”。政策支撑更有力。出台“民宿十条”“文化监理”等创新性政策,研究起草《浏阳市关于建设世界烟花旅游目的地的若干措施》,占领“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的时代新风口。项目建设再提速。2024年十大文旅项目总投资达42.67亿元,浏阳河“一河两岸”、道吾山城市公园等重大文旅项目强力推进,投资超5亿新建探云山居、云野有枫、云上的小院等精品民宿,五大民宿聚集区初具规模。文旅品牌创新高。周洛旅游度假区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西溪磐石大峡谷晋级国家4A级景区,李白故居、王震故居、梅田湖创成国家3A景区。新创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3个、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个、乡村旅游“四个一百”精品示范工程7个。新增省五星级民宿4家,总数达7家,居全省第一。围山云起通过文旅部现场评定,有望成为长沙首个国家甲级民宿。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从“一枝独秀”开出“满园芬芳”。
(三)深推业态融合,点燃消费之火
围绕“新业态、新场景、新消费”抓融合促消费,全年规上文体娱业营收同比增长36.64%,高居长沙第一。烟花文旅更火。全年举办周末焰火秀27场,“浏阳烟花放大招”等话题多次登上抖音热榜第一,结合国际花炮节推出文旅沉浸体验周,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3.34%,烟花成为引流引擎,浏阳文旅持续霸屏出圈。民宿产业更强。举办“烟火浏宿中国年”、民宿度假卡发售等促消费活动,全省乡村旅游“四个一百”示范工程暨民宿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浏阳召开,浏阳作为唯一区县代表作典型发言,“三湘民宿第一高地”获得广泛点赞认可。蒸菜人气更旺。全省首个“浏阳蒸菜研究院”揭牌成立,推出浏阳蒸菜“十八碗”,湖南卫视《去“湘”当有味的地方》首站探访浏阳蒸菜,蒸菜体验店、蒸菜非遗工坊加速布局,浏阳蒸菜在全国攻城拔寨,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红色名片更亮。投资7000余万元的李白烈士故居正式开馆,举办“传承英烈精神 奋进复兴征程”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连续举办四届湘赣边革命文物讲解大赛;博物馆获评全国革命文物讲解宣传展示“十佳案例单位”。体旅融合更深。创新举办全BA、全国马拉松“村跑”高坪站、武术进景区等活动,升腾了浏阳的人气、财气、烟火气。通过多种业态融合,形成了“看浪漫烟花、观精彩赛事、品地道蒸菜、悟红色精神、住精品民宿”的文旅消费链条,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1.18%和22.58%,“一河诗画 满城烟花”的城市名片更加出圈出彩。
(四)注重保护活化,传承文化之魂
在守正创新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展示气象万千的浏阳文化之为。加强文物保护。全面推进文物“四普”。新增上新大屋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上级资金1600余万元用于彭家大屋、江口陈家祠堂等文保单位提质改造。秋收起义纪念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花炮文化博物馆获评全省首批乡村博物馆,解决了困扰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活化非遗传承。东信烟花获评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小河乡入选湖南省非遗村镇示范点。新增8个长沙市级非遗、6个本级非遗,非遗总数达103个,实现“破百”夙愿。积极举办文创设计大赛、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祭孔大典、非遗宣传月等活动,推动非遗“活起来”、产业“火起来”。繁荣文艺创作。创排20余部优秀文艺作品,《倩之韵秋》荣获田汉新剧目奖,《红旗飘飘》《正少年》荣获“三湘群星奖”,花鼓戏《平安是福》《蔡九鸣锣》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交通安全,赢得广泛好评。
(五)优化惠民服务,回应群众之盼
着眼“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新需求,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强阵地。新建30个文化阵地、27处健身场地,153公里潇湘步道全线贯通,首个县级常态化文化艺术展览中心揭牌成立,城区10分钟、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为幸福生活赋能。办好活动。精心举办第十四届机关运动会、全民读书月、惠民演出、欢乐浏阳河、文旅大讲堂等群众活动400余场,“全BA”篮球赛获桂英书记高度点赞。强化保障。整合“烟花云”“一机游浏阳”两大平台资源,深入开展“游客满意在浏阳”行动。常态化实施行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野景点、溯溪、露营等新业态管理,文旅领域全年“0事故、0死亡、0舆情”。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为答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的“两个融合”命题,我局将以高标准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全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力争挺进中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前三强。
(一)突出融合融活,丰富文旅业态
做强烟花文旅。创新天空剧院运营模式,计划明年5月推出一台沉浸式的烟花实景大剧,打造为具有地域特色、国际视野、时尚风范、科技高标的“两个融合”示范项目,持续放大IP效应。着眼新场景、新业态、新消费,整体提质天空剧院对面的荷花金滩片区,打造为集民宿、休闲、餐饮、研学、非遗体验于一体的烟花主题度假村,全力打造世界烟花旅游目的地。做大民宿产业。打造“三湘民宿第一高地”,以“一河两山”(浏阳河一连云山一大围山)为重点,着力优化道官冲、大围山、宝盖、西溪、周洛、沿溪、金坑等民宿聚集区建设,打造一批深度融入烟花、浏阳河、非遗、客家风情等元素的精品民宿,争取培育、引进5个投资上千万的精品民宿,力争创成1家国家甲级民宿、3家省五星级民宿。创新探索民宿运营“淡季不淡”模式,力争民宿联盟度假卡销售2万张以上,进一步拉动文旅消费。做优红色文旅。办好胡耀邦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谭嗣同诞辰160周年系列活动。以苍坊旅游区、秋收起义纪念馆“两镇两馆”为重点,创新红研、红节、红展等“红色+”模式,培育智慧文博、数字文创等新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推动湘赣边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守好用活红色资源,推进并完成彭家大屋、沈家大屋、桃树湾刘氏大屋修缮工程等文物保护项目。着力打造“跟着文物去旅游”文物旅游专线,连通谭嗣同故居、浏阳市博物馆等市内景点,让游客真实触摸革命文化、历史文化。做深体旅融合。依托浏阳好山好水好风景,充分利用潇湘健身步道等场地资源,开展“环浏阳河烟花马拉松”“万人徒步潇湘步道”等赛事和活动,办好全“BA”篮球系列赛等精品赛事。深化体教融合,举办浏阳市校园武术比赛、桥牌赛、湖南省小篮球浏阳赛区联赛等青少年赛事,推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做活非遗文旅。推进江氏正骨术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促进非遗+医药+文旅融合发展,擦亮社港文旅康养特色小镇新名片。拓宽菊花石、夏布、蒸菜、客家民俗等非遗元素应用场景。鼓励开展烟花文化主题研学,推动庆泰花炮博览中心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鼓励企业建设蒸菜体验工坊、蒸菜研学基地、蒸菜博物馆,推动非遗产业化市场化生活化。通过一系列高质量业态融合,进一步延长“看浪漫烟花、品地道蒸菜、玩多彩非遗、住精品民宿”的文旅消费链条。
(二)突出精准精细,提升文旅品质
挖掘文旅富矿。做好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力争引进中国500强企业和中国旅游集团20强企业。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增补点)等单位申报第九批国保单位。高标准推动品牌创建,推动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花炮文化博物馆、天空剧院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创一批湖南省乡村旅游“四个一百”精品示范工程、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星级旅游民宿、星级饭店、星级旅行社等,全面提升浏阳文旅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八大升级。开展文旅产业“八大升级行动”,推动文化品牌、周边环境、餐饮配套、服务水平升级,做好产品生态、设施硬件、安全保障提质,强化数智赋能。加快推进道吾山芳草地度假酒店、东湖大酒店、通程国际大酒店、君逸财富大酒店、洲际酒店等高档酒店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区文旅的承载力。加快提升餐饮品质,加大蒸菜进景区、进民宿、进博物馆力度,将蒸菜产业打造为文化产业、健康产业、品牌产业、富民产业。升级初心源·湘鄂赣文旅一卡通,发行“浏阳嗨卡”,开通文旅直通车,进一步整合资源、拉长消费。加强宣推引流。着眼长沙、长株潭、湘鄂赣三个“一千万”消费群体,重点实施新媒体营销计划,抓好“烟花”这一流量爆点,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引流。紧抓流量红利,跟踪好利用好流量主播、大V等为浏阳带来的热度。做好长沙、张家界等地的精准引流工作,更好承接网红旅游目的地的巨大流量。加大赴外地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向省外、国外客源市场引流。
(三)突出惠民利民,释放文旅红利
建强文体阵地。盘活资源,建设一批文化服务中心,高质量建设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室外运动场等,继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持续巩固城区10分钟、农村3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提升群众幸福感。擦亮文化品牌。围绕“服务在一线 文旅大惠民”品牌,开展第八届欧阳予倩艺术节、“雅韵三湘 文润浏阳”“百场千村文化进万家”等惠民演出,办好文旅大讲堂、祭孔大典、四季“村晚”等文化活动。着力抓好舞蹈《皮影嬉戏》、花鼓小戏《回来了》、现代戏曲《桂花飘香时》、情景剧《紧急招聘》等一批文艺精品创作。提升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游客满意在浏阳”行动,强化行业自律,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常态化实施行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特别是加强对溯溪、露营等新业态旅游项目和野景点、网红景点的管理,守牢文旅安全底线。开展柔性执法,对外地游客主要以劝导、服务为主,大力营造舒心、安心、放心的旅游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