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浏阳市政府 > 市政府机构 > 乡镇街道 > 北盛镇 > 重大民生信息

【社会保障】北盛镇2025年暑期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 : 2025-05-21 来源:浏阳市北盛镇 字体大小:

根据上级有关指示批示精神和文件要求,结合我镇中小学、幼儿园实际,切实落实学校监督管理、学生自我管理和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做到教育到位,宣传到位,管理到位,强化防溺水教育工作措施,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广泛参与、家校联防联控”的要求,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级各部门关于暑期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的指示精神,完善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

二、组织机构

组    长:黄珍敏  王  彪

副组长:黄银凤  彭雨星  龙明胜  彭继有

周岳峰  肖  胡  李  银  周继光

张金辉陈初妍(常务)肖亮

成员单位:教育发展中心、党建办、纪检办、财政办、经济发展办、生态事务中心、平安法治办、应急事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民生事务办、派出所、卫生院、镇团委、镇妇联、各中小学校、各村等相关部门。

职  责:统筹抓好防范学生溺水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进行摸排,建立安全管理台帐,保障人员、经费,组织日常巡查,加强督查考核,确保零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借助“村村响”、宣传挂图、流动宣传车、片组邻“三长制”微信群、宣传标语等多种载体,加大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提高知晓率与覆盖面。采取开设安全教育课、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二)严格落实监护责任。建立健全家校互动机制,通过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编发微信、手机短信,召开家长会、电话回访等形式,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和教育。针对暑假等学生脱离学校管理的重点时段,组织镇村干部、党员、青年志愿者、“五老”人员与留守儿童、无监管的孤儿、务工人员子女等监护缺失的重点人群结对帮扶,杜绝因缺乏监护发生溺水事件。

(三)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危险水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紧盯薄弱环节、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建立安全隐患台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预防溺水事件发生。

(四)强化日常监管巡查。各村、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巡查机制,配备防溺水安全巡查员,发挥多方力量作用,发动人民群众,在溺水事件多发期、重点隐患水域实施全方位、网格化管理,做到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严防溺水事件发生。

(五)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由应急事务中心、教育发展中心牵头,制定和完善防溺水工作处置预案,确保发生险情或溺水事件能迅速全力开展救援,迅速查明原因,理清责任,依法依规妥善处置。

四、责任清单

预防溺水工作,需要镇、村、家庭、社会、部门“五位一体”,全体总动员,织牢“安全网”,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通力协作,联防联控。

1.教育发展中心:(1)牵头调度部署、统筹推进,具体负责、督查指导全镇各中小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开展预防溺水工作。(2)督促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要树牢安全理念,按市学安委要求落实相关管理制度,督促班主任做好上门探访与电话回访、家长微信群短信提示等工作。(3)督促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在校期间每月安排一堂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并纳入教育教学考核,提高广大学生安全意识与知险避险、自救自护能力。

2.党建办:(1)充分发挥片组邻“三长制”的作用,及时转发官方平台发布的宣传教育视频、公益广告等。(2)发动村民代表、党员参与宣传教育、摸排巡查等工作。(3)加大宣传推介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与典型事件。

3.纪检办:(1)严明工作纪律,对各村、各办(所、中心、大队)、各有关单位暑期防溺水工作纪律、工作作风进行督查。(2)督促整治存在的安全隐患。

4.财政办:负责落实保障防溺水工作经费。

5.平安法治办、应急事务中心、派出所:(1)发挥安委会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指导参与学生溺水事故应急救援,将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考核体系。(2)组建好应急救援力量,定期组织演练,配足救援物资,确保救援专业、及时。(3)明确驻村辅警对预防学生溺水安全管理职责,协助村级开展宣传教育,参加所在村联合巡查,做好不稳定因素排查。(4)配备救援设备,加强民警、辅警溺水救援教育培训,积极参与学生溺水事故救援并组织指导现场处置。

6.经济发展办:指导督促工贸企业等设置涉水生产区域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健全防护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7.生态事务中心:(1)加强开采砂石土等采矿场所安全管理,督促对矿山遗留的坑、洼、塘进行回填或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并摆放应急救生物品。(2)加强所监管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施工形成的水池、水坑管理,及时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督促建设、施工企业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8.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加强河流、湖泊、大中型水库、骨干山塘的安全监督管理。(2)督促各水域负责人加强巡查。(3)加强对辖区内水上游乐场所、游泳场所等的安全检查和管理。(4)加强乌龙坝水闸管理所上游及下游300米范围内的安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常态化巡查制度,配备充足应急救援器材,并规范粘贴警示标识标牌。

9.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发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智慧平台作用。加强码头、渡口安全巡查管理,加强公路、水上等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建设过程监管,排查整治相关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坑、洼、塘等安全隐患,要求施工单位设立安全警示牌。

10.民生事务办、卫生院:(1)拟写、分发预防溺水宣传资料、宣传标语,借助宣传平台,营造预防学生溺水良好社会氛围。(2)统筹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救助保护机制。(3)配合学校开展急救技能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救护常识。(4)组织医疗卫生力量第一时间赶赴学生溺水现场进行救援。

11.各联村组:每周到所联系村、支部、网格内开展2次防溺水宣传走访,配合开展重点水域的巡查工作,督促相关措施的落实。

12.镇妇联:(1)指导各村妇联依托村级“儿童之家”,加强预防溺水安全教育。(2)关注、关心、关爱家庭监护缺失和暂时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协调和指定近亲属代为监护。

13.镇团委:(1)引导返乡大学生到儿童之家担任文化志愿者,组织开展心理教育与文化辅导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2)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作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积极参与防溺水宣传提醒、劝导和巡查工作。

14.老协:发挥老同志作用,开展关爱帮扶困境青少年等工作,组织“五老”志愿者配合各村做好安全教育讲座,并协助村级做好联合巡查、宣传教育与监督工作。

15.辖区内各中小学:(1)持续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培训,教育学生做到“七不两会”(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

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等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及时呼救和报告;会基本的应急自护、自救方法)。(2)开展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十个一”活动(看一次专题片、挂一张图、唱一首歌、发一封信、上一节课、写一篇作文、开一次主题班会、开一次家长会、搞一次演练、走一次家访),全面落实“每天放学前3至5分钟”“周末离校前5至15钟”、放假前专题安全教育课,加强学生常态化安全教育提醒。(3)全面摸底,建立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台账,完善家访和关爱工作机制。(4)密切家校沟通联系,通过家长学校、短信、家长微信群、QQ群每周向学生家长推送1次防溺水安全提示信息、发送《致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安全承诺书》等方式,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

16.各村:(1)以村民小组(小区)或屋场为单位,召开家长、学生参加的专题会议,组织集中收看《湖南省中小学生防溺水警示教育专题片》,并利用“村村响”、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微信群、宣传车等安全教育知识,每天提醒3次以上。(2)发挥村民代表、党员、退休干部、驻村辅警、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等多种力量,每日上午10:30至傍晚19:30在重点水域“一日三巡查”,一旦发现溺水,第一时间科学救援并通知应急救援队到现场(应急电话:党政办值班电话0731-83220053)。(3)建立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台账,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4)对所管辖的危险水域和桥梁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及时整改到位,明确责任人,常态化巡查。(5)在发生过和可能发生溺水事件的水塘、水库及河流等危险水域,要设置永久性安全警示标识或防护设施并定期检查,确保安全警示到位,推进落实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四个一”建设。

各村、各有关单位要引导家长做到常教育、多陪伴、知去向,切实履行监护责任,特别要加强对孩子放学后看护管理,加强自有水塘的安全管理,避免孩子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私自下水。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各村、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充分认识抓好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预防学生溺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2.强化部门联动。各村、各部门要明确责任、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加强协作联动,形成上下联动,联防联控的工作合力。平安法治办要将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评、安全生产巡查与考评的重要内容。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纳入河湖管理监督检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工作专班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纳入未成年人保护重要内容,督促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坚决防止发生较大及以上学生伤亡事故。

3.加强责任追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认真履职,落实工作措施。镇纪检与安全监管部门要强化日常督查,凡因工作没到位、责任未落实、措施不得力等引发事故将严肃追究责任。

相关文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