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浏阳市政府 > 市政府机构 > 乡镇街道 > 北盛镇 > 重大民生信息

【社会保障】2025年北盛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 2025-06-19 来源:浏阳市北盛镇 字体大小:

为保障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扎实推进,切实提升项目的内涵质量,增强项目实施效果,根据浏阳市卫健局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一)成立北盛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小组

组  长:陈初妍

副组长:林德义周军

成员:刘佳、张元、王波、罗江平、宋红艳、罗漫旦、章荣球、陈聪颖及公共卫生全体成员和各临床科室医师、护士。

(二)绩效评价小组职责

1. 负责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做好半年和年终总结。

2. 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规范,使用符合规定。

3. 按时对本级和村级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督导和绩效评价。

4. 临床科室医师负责门诊、住院信息与公卫关联共享;协助开展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协助开展家庭医师签约和履约;实行传染病、食源性疾病报告首诊负责制。

5. 评价小组下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张元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公共卫生工作全面协调。

二、工作要点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为全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与非户籍居民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全人群建档率均≥90%。

2.健康档案合格率≥90%,对健康档案信息及时更新,确保档案真实为100%,档案清理率100%,档案动态使用率50%,居民电子建档档案认领率较上年度提高2个百分点或达到90%,居民电子建档档案使用率较上年度提高2个百分点或达到64%。

(二)健康教育

1. 成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制定全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健康重点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全年不少于9次。

3. 发放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资料全年不少于12种。

4. 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全年不少于6种。

5. 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

6. 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时对每个门诊就诊人员和在管重点人群开展个体化健康知识、健康技能的健康教育活动。全年服务对象为辖区常住人口的5‰,每个对象随访记录不少于4次。

7. 开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健康知识宣传和知识讲座,不能低于40%。

(三)预防接种

1.网、证接种记录一致率100%。预防接种记录实行全面打印。2017年9月1日后出生儿童接种记录打印率达100%。

2. 系统接种率:1-7岁儿童各年龄段出生队列全程接种率均在90%以上;入户调查:基础免疫接种率≥95%,加强免疫接种率≥90%。

3. 每季度第一个月开展对所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逾期≥3个月未种儿童的入户/电话追访。

4. 乡镇及时、准确报告AEFI病例。

5. 疫苗扫码接种率达100%。

6. 落实《疫苗流通管理办法》,规范疫苗及冷链管理。

7. 安全接种,使用上级统一的知情告知书,规范做到“一,苗一剂次一告知”,确保告知率、完整率、一致率均达100%。

8. 加强儿童信息系统的管理,建卡儿童个案基本信息完整性达100%;个案接种信息完整性达100%,及时更新“迁出”儿童的现居地、通讯地。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

1. 按照《规范》要求,开展0-6岁儿童的管理,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5%以上,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服务规范性≥95%。

2. 为0-6岁儿童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建册率100%。

3. 新生儿家庭访视。于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到新生儿家中做一次规范的家庭访视;28天后到镇卫生院进行一次满月随访服务。新生儿访视率≥97%。

4. 落实流动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

1. 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孕产妇管理,系统管理率≥90%,孕产妇建档率≥100%。

2. 为辖区孕12周前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早孕建册率≥95%。

3. 孕期健康管理。分别为孕12周前、孕16~20周、21~24周、28~36周、37~40周孕妇进行一次规范化的随访管理,产前健康管理率≥95%,服务规范率≥95%。特殊育龄妇女和流出育龄妇女按季度进行随访服务。

4. 产后访视。于产妇出院后1周内进行家庭访视,产后访视率≥95%。

5. 产后42天健康检查。产后42天开展产妇健康检查和健康指导,检查率≥90%。

6. 落实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

1. 为全市老年人提供1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建档率≥95%,体检管理率≥100%。

2. 按照《规范》要求体检项目齐全,记录完整。

(七)慢性疾病健康管理(医防融合)

1.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1)高血压筛查。门诊日志35岁以上就诊病人血压测量登记率≥100%。复核血压高值者登记率100%。

(2)健康管理。按照《规范》要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健康体检和4次面对面的随访,并实施分类干预;血压控制不满意,两周内随访,连续两次控制不满意开展转诊工作,高血压A区系统规范管理率≥64%,高血压B区系统规范管理率≥100%。信息真实率100%,管理人群血压有效控制率≥50%,高血压患者就诊购药率≥64%。

2. 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1)糖尿病筛查。开展35岁以上首诊人群血糖检测≥60%;辖区内35岁以上Ⅱ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查验空腹和餐后血糖1次。血糖异常核实率≥100%。

(2)健康管理。按照《规范》要求对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和1次健康检查,并实施分类干预;血糖控制不满意,两周内随访,连续两次控制不满意开展转诊工作,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100%,糖尿病A区系统规范管理率≥64%,糖尿病B区系统规范管理率≥100%,血糖控制率≥50%。信息真实率100%。糖尿病患者就诊购药率≥64%。

3. 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

(1)慢阻肺筛查。开展35岁以上首诊人群慢阻肺筛查率≥100%;慢阻肺高危人群登记率≥100%。

(2)健康管理。按照《规范》要求对确诊的慢阻肺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健康体检和4次面对面的随访,并实施分类干预,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任务完成率100%,慢阻肺A区系统规范管理率≥64%,慢阻肺B区系统规范管理率≥100%,信息真实率100%。

(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1.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5.11‰。为辖区精神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电子档案建档率≥95%。

2. 健康管理。按照《规范》要求对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和至少4次随访,并实施分类干预,管理率≥98%,规范管理率≥98%;患者服药率≥98%;规范服药率90%;随访信息真实率100%;面访率98%。

(九)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制度》等相关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规定,并在今年内对我院医务人员展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以及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的培训。

2.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预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 做好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有专职人员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工作。

4. 每年对全体医务人员(医护、检验、影像检测人员和新入院医生、实习生、进修生等)定期进行(1~2次)集中传染病专业培训;每年需对临床医务人员、村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重点传染病培训,重点传染病至少包括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疟疾、登革热、出血热、艾滋病、霍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猴痘、狂犬病、发热板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不明原因肺炎等。

5. 做好传染病相关健康教育工作,至少包括3.24世界结核病日宣传、4.26全国疟疾日宣传、7.29消除肝炎日宣传、9.28世界狂犬病日宣传、12.1世界艾滋病日宣传等。

6. 加强疫情管理,落实防治制度 ,完善传染病防治工作奖惩制度,确保全年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到无漏报。 要求做到4个100%:疫情网络报告率100%、每月及时报告率100%、纸卡信息填写准确完整率100%、纸卡与网络信息相符率100%。

7.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管理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及防控知识的培训,对辖区内班主任老师开展传染病防治、隔离培训工作;对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进行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对学校、托幼机构的督导至少两次,其中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督导内容必须包含重点传染病的防治以及结核的防治;建立学校传染病的《学龄儿童病例反馈登记表》、《建立浏阳市北盛镇(街道)学龄儿童传染病病例反馈登记表》、《浏阳市北盛镇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病例一览》表以及《学校常见传染病监测、预警排查记录表》,并且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首例入校园指导工作,对每一例学校传染病病例填写个案调查表,并要求每一例学校传染病需凭我院开具的复课证明才能复课,确保每一例学校传染病都能够得到妥善处置。

8. 做好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开放工作;我院发热门诊全年开放,肠道门诊于每年5月1日~10月31日实行24小时开诊。强化我院全员培训工作,认真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发热症状病人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腹泻症状病人首先要到腹泻病门诊排查治疗,确保及时发现和隔离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

9. 做好辖区内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1)按照《狂犬病暴露处置规范》等要求,严格按分级处置患者,同时汇总上报暴露和处置、接种登记表到疾控中心;科学有效处置疑似狂犬伤人事件,遏制狂犬病疫情;发现可疑犬伤人事件要立即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组织人员对暴露人员根据暴露程度,进行相应处理。

(2)做好登革热防治工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宣传,在流行季节做好防病措施,教育群众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对我院医务人员以及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开展培训,及时发现和转诊病人,坚决避免延误治疗现象发生。

10. 艾滋病的防治;

(1)提高社会防护意识。到2025年,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重点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感染者权利义务知晓率达95%以上,到2030年持续巩固提升。

(2)促进危险行为改变。到2025年和2030年,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均较前5年减少10%以上;到2025年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综合干预措施覆盖比例达95%以上,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年新发感染率在0.2%以下,到2030年持续保持。

(3)预防家庭内传播。到2025年,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在2%以下,夫妻一方感染艾滋病家庭的配偶传播率在0.3%以下,到2030年持续保持。

(4)提升诊断治疗效果。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比例到2025年达90%以上,2030年达95%以上。到2025年,经诊断发现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毒抑制比例均达95%以上,到2030年持续巩固提升。

(5)控制人群感染水平。到2030年,全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2%以下。

(十)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1. 有公共场所单位经营名册,公共场所单位分户档案,督促各单位从业人员做好健康体检、办理好卫生许可证及营业执照,协助政府开展好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体检培训率100%,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单位(理发店、足浴店、宾馆、游泳场所等)每半年1次卫生督查,覆盖率100%。

2. 有辖区内生活饮用水单位及二次供水单位名册(19所),建立生活饮用水单位及二次供水单位分户档案,每季度至少1次以上生活饮用水及二次供水安全检查,监督覆盖率100%,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报告率100%。

3. 有辖区内学校、幼儿园发名册(18所),建立学校、幼儿园单位分户档案,每季度至少1次学校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报告率100%,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活动,协助上级部门对校医开展业务培训。

4. 有辖区内医疗机构名册(36家),建立辖区内医疗机构分户档案,每季度至少1次对疫情报告,医疗执业是否规范等情况开展检查,覆盖率100%。定期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发现情况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及时报告率100%。

5. 协助对辖区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十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的总体要求,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做好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药健康指导,服务率≥74%;对0-36月龄儿童按照3、6、12、18、24、30、36月龄规范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服务内容主要为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穴位按揉方法和记录并纳入健康档案,服务率≥84%。

(十二)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1.结核患者发现工作:完成辖区病人日常推荐,推荐率为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二,上半年完成50%;完成涂阳患者发现任务,某一时间段我镇卫生院开具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转诊单/同期我院进行网络报告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应为100%,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5%以上;做好疑似患者的转诊和追踪工作,转诊到位率≥85%,某一时间段追踪到位的患者数/同期应追踪的患者数≥85%。

2.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患者建档率100%;规范管理(督导频率、记录符合规范要求)的肺结核患者数/已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90%;按照要求规则服药的肺结核患者人数/同期辖区内已完成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人数≥90%;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90%以上。

3. 重点人群防治: 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 重点人群(老年人、糖尿病)结核病症状筛查率达到95%以上; 有症状的重点人群结核病胸片检查率达到95%以上; 重点人群筛查老年人可疑症状者质控指标2-5%、糖尿病季度质控指标0.5-2%; 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检查率达到80%以上。

4. 督导工作:对村级每2个月开展一次督导; 对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督导(一年2次)。

5. 培训工作:年度分别组织对村医生及本院临床医生进行结核防控业务知识培训一次。

6. 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结核健康宣传教育,每次宣传均要求申请志愿者项目,组织志愿者参加(每个志愿者每年需至少参加一次志愿宣传)(第一季度重点:3.24结核病宣传日;第三季度重点:学校结核病宣传; 辖区内所有初中、高中新生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第二、四季度:结合辖区情况做好企业、患者较多的社区等地的相关健康教育。

(十三)家庭医师签约服务

1. 规范签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标人群数不少于常住人口的27%,即不少于1.5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满意度均达80%以上。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居民和家庭医生双向选择的签约模式,参保居民在“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微信公众号“家医湘约”模块进行实名线上签约,或到常住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线下签约,明确家庭医生及联系方式,规范提供签约服务。

2. 有效履约:家庭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履约率≥8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5%,慢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65%,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 9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 。

3. 家庭医生普通门诊诊疗服务要求:a.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诊疗人次增长率≥5%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达到65%。 b.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均次费用增长率保持与上年度持平或降低,个人负担比例≤40%。

三、工作职责和任务

(一)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将项目任务明确到具体岗位,责任到人,具体分工见附件《北盛镇中心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责任分解表》。按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项目全年工作计划,确保顺利完成。

(二)村卫生室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落实1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40%,在落实责任时接受卫生院的指导和北盛镇民生事务办的评价,将严格按照《政府购买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协议》和浏阳市卫健局文件精神,落实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量化绩效评价。

(三)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岗位规范,细化评价内容,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根据要求及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明确阶段性重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四)与重点人群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加强医防融合,开展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凡出现签约不到位、记录不规范、未按要求服务、弄虚作假的,均影响项目评价真实性,与经费补助直接挂钩。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原则,明确分工,落实职责,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监督检查。定期组织下村检查督导评价,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完成。

(三)参加技术培训。积极参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基本医疗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服务能力,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相关文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