枨冲:阳春三月赶集来
4月1日,农历三月初四,枨冲镇的赶集日。
一早,太阳照在浏阳河畔的古老集镇,历经前几日的低温,今天的阳光格外温暖,满街的樱花即将盛放。
阳光里,卖菜秧的、卖果树的、卖农具的,纷纷涌向集市,古镇热闹起来。
“还是打的柴刀好用,磨快了口子都是雪白的,还不卷刃”,来自和平村的唐老跟来自镇头的老板老谢在讲价。
摆在他们前面的是各式铁打的农具。在西乡,除了浏阳各地常见的锄头、铡刀、菜刀、割草刀之外,一把铁柄钢刃的工具让我有点惊讶。
谢老板说,这就是花木之乡专门用来挖树移栽的专用工具,“必须要重,双手紧握,往下一戳,就能入地两尺”。
在乡下,房前屋后不种点菜,会让邻居笑话,说这家人太懒了,说男的怕是冇劲、女的不会持家。
灶台上锅里的回锅肉在滋滋作响,大厨还可以到厨房后面扯两根大蒜,快速洗净,剁成小段倒进锅里一阵翻炒立即出锅,这种一气呵成的美食获得记,只有种菜的人才懂。
所以,天朗气清种菜,除草挖土起垄。被冬雨压紧的土地重见天日,畅快呼吸。一锄头下去,蚯蚓快速躲进松土,有时还会惊醒冬眠青蛙的美梦。
“簸箕80元一担,篾箩40元一个”,在老汉的心里,手工制作的篾制品更让人放心。
在他的篾箩里,装了辣椒秧和丝瓜秧。集市上人来人往,买菜秧的人最多。
今天的行市是,普通辣椒秧10元一把30蔸、鸡肠子辣椒秧每蔸1,5元,有营养钵的丝瓜秧和茄秧10元6蔸,草莓8元一盆。
草长莺飞,万物生长。
在集市的一角,叽叽喳喳作响,这里是最热闹鸡雏鸭雏交易场所。
平息村的彭大哥问怎样识别洋鸭子的雌雄,八角亭的李大婶讲上次赶集买的鸭子被狗吃掉了两只好气恼。
老板伸手去抓小鹅,这群毛茸茸的小家伙灵活得很,拼命躲开,远远望去,像一个黄色的波浪在起伏。
宋家园村的宋师傅说,其实养鸭子不划算,长大的洋鸭子吃谷特别多。但想一想,家里的盐鸭蛋的味道就是与众不同,“还可以给深圳工作的孩子快递一些过去,他们都喜欢吃”。
走在集镇,一阵阵鸡鸣鸭叫声从身旁经过。这些小生灵,被新的主人带回家,在房前屋后啄食生长。
“现在房前屋后都不大种果树了,起了别墅的,都喜欢种花养草”,来自柏加镇的花木老板刘总说,现在果实长满枝头小孩子都没有人摘,种树图的是漂亮美观。
我想起了小时候,连最涩最苦的“石灰李”,还是完全青色时,就被我们摘下来用开水烫熟做成腌渍李子吃个精光的往事。
在我身旁,是成堆的金桔、山茶、绣球花、紫藤、紫薇和红花碧桃。
中午时分,农历三月的第一个集市逐渐散去。
稻田里,油菜荚迎风飘扬。
穿行在花木走廊,不时有几簇鲜红的桃花闯入眼帘。
曲尺湾的上游,成群的白鹭飞过碧绿的浏阳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