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浏阳市政府 > 市政府机构 > 乡镇街道 > 镇头镇 > 工作动态

“小菜苗”孕育“大产业” 金牌村庭院经济绽放“火红”生机

发布时间 : 2025-04-03 来源:浏阳市镇头镇 字体大小:

春耕时节,浏阳市金牌村的房前屋后呈现一派繁忙景象。3月17日,在驻村工作队的牵线下,浏阳乡村振兴蔬菜产业人才联盟成员单位——乡约菜菜农业公司再次将满载希望的“致富苗”送进农家,2.3万株优质辣椒苗在监测对象和脱贫户的庭院里扎下新根。

这是继去年成功试点后,金牌村与乡约菜菜公司开展的第二次“送苗入户”行动。据驻村第一书记张劲松介绍,去年试种的“娇龙”品种喜迎丰收, 平均亩产突破4000斤,户均增收达2800元,庭院种植的“小产业”展现出了“大能量”。

“这批种苗具有抗病性强、挂果周期长的优势,特别适合庭院种植。”公司负责人熊荣瑞现场演示种植要领,“从整地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我们组建了3人技术服务队,每月至少开展两次实地指导。”为消除群众后顾之忧,企业创新“三包”服务:包技术指导、包质量检测、包产品回收,承诺以每斤5元的保底价敞开收购。

正在移栽菜苗的脱贫户李大姐算起了经济账:“院里半亩地能种600株,按去年行情能收2000多斤。吃不完的卖给公司,加上自家做的剁辣椒,算下来抵得上三亩水稻田!”目前,全村已有70多户参与庭院种植,预计可形成20亩特色种植区,年产值有望突破30万元。

金牌村党总支书记谭四新表示,将把“庭院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计划联合企业打造“前院后厂”模式,开发辣椒酱、泡椒等深加工产品,让小小辣椒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火红产业”。

从“输血”到“造血”,金牌村的实践表明,发展庭院经济既要选准“小切口”,更需构建“全链条”。当企业技术优势与农户庭院空间深度融合,当短期帮扶与长效机制有机结合,希望的种子就能在方寸之地结出丰硕果实。

相关文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