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浒镇:“三全”驱动“打非治违”新格局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任晶莹 罗圆港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扎实推进“打非治违”行动,浏阳市达浒镇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形成齐抓共管、层层压实的严密责任体系,创新构建“全覆盖巡查、全链条预防、全民化参与”的“三全”安全防护体系,为平安达浒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全覆盖”巡查,织密无死角安全网
在达浒百姓的心中,反光背心的亮绿色,如今已化作了“安全”的鲜活注脚,成为他们眼中最安心的色彩符号。
今年5月,达浒镇积极响应浏阳市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成立了7支村级义务巡防队。如今,和镇应急分队一起,村级义务巡防队每天都会在一些重点场所开展巡防工作。“我们巡得勤一点,乡亲们就生活得更舒心一点。”巡防队员老李朴实的话语说道。
用脚步丈量安全,用行动守护平安。达浒镇进一步推进“民情直达 争当先锋”网格化工作,将每周一定为“网格工作日”,班子成员和镇村干部打头阵,党员、村民志愿者齐上阵,村级巡防队员化身“平安哨兵”,日夜穿梭在田间地头,活跃在村组院落,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栋、栋不漏间”,将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到最末梢,布下全域覆盖、疏而不漏的“天罗地网”。实施“定期+突击”巡逻模式,对主干道、人员密集区、重点场所、留守家庭等进行高频次、无盲点巡查,牢牢织密“第一道防线”。村民们纷纷感叹:“现在村里巡查勤了,隐患少了,住得更安心了!”
“人防”筑牢根基,“技防”也精准赋能。达浒引入热成像无人机,化身“空中侦察兵”!废弃厂房、偏远房屋……这些人力难以企及的隐蔽角落,不再是监管盲区,无人机精准“扫雷”,让藏匿的非法违法活动无所遁形,为“打非治违”行动筑牢坚实基础。
“全预防”干预,筑牢风险化解防火墙
巡防队员身兼数职,不仅是“巡逻兵”,更是敏锐的“排查员”和走心的“宣传队”。老旧房屋、水域险点、可疑用电……隐患苗头尽收眼底,即时上报、快速处置,将风险扼杀在萌芽。
镇村合力,在关键节点布下“铁闸”。严查过往车辆,对面包车、小货车逐一登记造册、签订承诺书,掐断非法生产运输的“流通链”。
创新“红绿标贴”管理,安全房屋贴“绿标”安心,涉非场所贴“红标”预警!一目了然的动态可视化管理,让安全状况“看得见”。路口宣传标语、流动宣传车、网格员入户普法让“打非治违”法规政策真正入脑入心。“以前不懂哪些事不能做,现在网格员常来讲解,心里有本明白账了。”村民小陈表示。
“全参与”共治,激发平安建设内生力
平安达浒的建设,关键在于激活全民共治能量。以18人的镇级应急处突队为尖刀力量,63名村级巡防队员为坚固基石,成功将镇村干部、党员、普通村民志愿者深度嵌入平安建设体系,形成“镇村联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群防群控格局。
镇应急处突队与村级义务巡防队紧密协同,每周至少开展2次联合巡逻与隐患排查,在实战中凝聚共识、提升效能。开展“地毯式”排查与联合执法,网格干部、快递点运营者、小卖部经营者都可以成为信息前哨,对非法买卖、储存、邮寄保持高度警觉。
“我们快递点现在都多留个心眼,看到可疑包裹或者有人来寄奇怪的东西,马上报告!”快递点老板甘师傅说。
据悉,聚焦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化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达浒镇通过网格巡查、督查暗访、群众举报“多管齐下”,全方位排查、零容忍打击!七月以来,“日行动”机制高效运转,累计出动200余人次,排查场所50余处,揪出隐患11处,9处已迅速整改到位,铁腕整治成效初显。
下一步,达浒镇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依托“周一网格日”,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着力构建起“空间覆盖零死角、风险预防零遗漏、力量汇聚零短板”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绘就安全稳固、和谐有序、美丽宜居的达浒新画卷持续发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