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单位专题 > 财政局 > 浏阳财政预决算公开 > 政府预决算

关于浏阳市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 2023-03-17 来源:浏阳市财政局 字体大小:

2023年2月27日在浏阳市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朱姿丰

目录

第一部分  预算报告及草案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四)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五)经批准的政府债务情况

二、人大预算决议和主要财税政策落实情况

(一)全力惠企纾困,推进经济运行平稳开局、向上向好

(二)倾力保障民生,推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稳步发展

(三)奋力服务发展,推进城乡面貌有机更新、精彩蝶变

(四)着力优化结构,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创新、提质增效

三、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建议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建议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建议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建议

四、2023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以更深情怀、更暖温度,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稳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二)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强化财政政策支持,持续推动经济稳定运行

(三)以更优机制、更严纪律,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牢牢守住风险防控底线

(四)以更高要求、更新办法,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坚决保障财政稳健运行

第二部分 相关附件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告我市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全面进步。同时,财税部门较好地完成了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1.14亿元,剔除政策因素影响,同口径增长10.25%。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完成174.05亿元,比上年增加10.32亿元,增长6.30%,其中:民生支出133.0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43%。

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结算,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1.14亿元,上级补助收入53.15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22.16亿元,调入资金30.59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27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0.19亿元、其他调入3.4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32亿元,上年结转0.2亿元,当年收入合计210.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完成174.05亿元,上解支出16.76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7.48亿元,当年支出合计208.29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2.27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7.45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4.87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38.63亿元,剔除上级专项追加和上年结转项目1.62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7.01亿元。

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结算,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7.45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7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43.82亿元,上年结转0.91亿元,调入资金1.25亿元,当年收入合计174.14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38.6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0.19亿元,上解支出0.03亿元,调出资金27亿元,当年支出合计165.85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8.29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95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万元,上年结转25万元,当年收入合计200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8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支出1936万元,当年支出合计2004万元。收支相抵,实现预算平衡。

(四)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24亿元(含上级补助收入),比上年增加2.61亿元,增长14.79%;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0.41亿元(含上解支出),比上年增加4.88亿元,增长31.38%。年末滚存结余12.87亿元。

(五)经批准的政府债务情况

2022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市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8.31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4.68亿元,按照上级要求主要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项目、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等;新增专项债券43.63亿元,按照上级要求用于经开区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经开区产业新城长沙智中心(一期、二期)建设项目、浏阳市全域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等。再融资债券17.67亿元,全部按规定用于置换存量政府债务。2022年年末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37.48亿元,实际债务余额236.21亿元。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是快报数,在决算编制汇总后还会有一些调整,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人大预算决议和主要财税政策落实情况

按照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决议要求,以及市人大财经委的审查意见,市财政部门认真组织研究,自觉服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加力保障重点支出,全面深化财税改革,着力规范财政管理,切实防范重大风险,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全力惠企纾困,推进经济运行平稳开局、向上向好

一是要素保障支撑有力。争取并拨付新增专项债券资金43.63亿元,加快各类资金拨付使用进度,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争取到位长赣铁路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18.61亿元,长赣高铁、永和通航机场、中烟永安科技园、椒花水库、金阳医院、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等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惠科光电13条产线全部点亮,雅士林一期、九典制剂生产基地等一大批产业项目正式投产。安排园区财政体制分成资金15亿元,全力支持“五好园区”创建,经开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2%,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园区。安排招商引资专项经费1000万元,全力支持招大引强,新引进项目133个,其中“三类500强”项目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获评“优化政府(投资)环境优秀城市”、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单—“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

二是助企纾困深入开展。集聚财政扶持要素,靠前服务、创新路径,全力助推企业轻松上阵、加快转型、健康发展。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市增值税留抵退税15.47亿元,新增减税降费8.36亿元,缓税缓费8.16亿元,其中中小微制造业缓税7.51亿元。出台《浏阳市稳岗位促就业二十条措施》,实施减费降负企业纾困等六大专项行动,为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3826万元、工伤保险费2772万元。采取免申即享方式发放2564家企业稳岗返还资金3007万元。严格落实“三个挂钩”机制,支持出台《浏阳市打造“世界烟花爆竹之都”十条激励政策》《浏阳市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浏阳市进一步激励“制造强市”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激励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全年共兑现各类奖励扶持资金2.92亿元。

三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坚持财源培植和财税征管两手抓、两手硬,深入推进财源建设“7+1”专项行动和综合治税9条硬举措,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上级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带来的减收冲击,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14亿元,剔除政策因素影响,同口径增长10.25%,税占比75.55%,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落实一揽子企业纾困政策,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7.4%,10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7.14%,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烟花爆竹产业链产值分别增长17.51%、14.63%、15.3%,工业用电量增长16.8%。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00亿元,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跃居全国第7位,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排名全省第1位,获评“2022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县(市、区)”。

(二)倾力保障民生,推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稳步发展

一是全力保障“健康浏阳”。全年卫生健康支出15亿元,同比增长31%,有力确保了疫情防控、健康民生、医疗卫生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强化防疫设施设备保障,支持新购置负压救护车16台,新扩充方舱实验室1个,全市单日单管检测能力达15.15万管。支持做好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市全年累计接种352.91万剂次,其中60—79岁老年人群全程接种任务完成率101.77%,加强免疫接种率92.46%。统筹投入3亿元,持续改善医疗基础设施,中医医院危急重症大楼、社港医养教研综合大楼建成投用,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高坪镇和永和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推进顺利,金阳医院开工建设。安排1.53亿元,支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艾滋病防治、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新生儿疾病筛查、“两癌”免费筛查、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等民生项目,为“健康浏阳”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统筹推进教育强市。加强财政教育投入预算保障,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全年安排教育支出共39.7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2.84%,较上年增长25.16%。统筹投入资金5.83亿元,新改扩建学校11所,新增学位6220个;新建公办幼儿园4所;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寄宿制学校15所、标准化高中学校6所,薄弱学校与能力提升改造学校38所,职业中专楚怡学校改扩建项目、湖南都市职业学院(浏阳河校区)全面启动,湖南护理学校浏阳校区一期、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浏阳校区顺利竣工。支持引进教师1000名,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167名,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精准资助各级各类贫困学生5.29万人次,金额达3317万元。发放乡镇工作补贴、人才津贴共5000万元,全力保障乡村教师待遇。

三是切实兜牢民生底线。聚焦民生福祉,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八成以上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全年民生支出达133.0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43%,比上年增加7.69亿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十八连涨,达到每人每月243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提标71560元、工亡丧葬补助金提标2294元;失业保险金增长180元/月、失业补助金增长36元/月;丧葬补助金人均提标75元;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提标140元/人/月。安排资金2.82亿元,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民生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投入5253万元,支持开展就业培训、职业技能提升、“马兰花”创业计划、发放职业技能补贴等,不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创业能力,促进其实现更加稳定和更高质量就业。拨付机关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经费20亿元,确保相关待遇及时发放。通过“一卡通”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财政资金达8.99亿元,惠及183.19万人次。

(三)奋力服务发展,推进城乡面貌有机更新、精彩蝶变

一是争创乡村振兴标杆。安排村级运转保障经费1.26亿元,村(社区)运转经费较上年提标3万元/年,支持出台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八条“硬举措”,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4亿元。安排乡镇体制分成资金3.6亿元,投入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奖补资金5999万元,全力支持特色村镇建设,建成美丽宜居村庄240个,进一步擦亮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品牌,古港镇梅田湖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关口街道道源湖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投入农村治厕治垃圾经费1384万元,浏阳“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全面推行‘首厕过关制’”成为国家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9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26户,实施产业项目108个,带动脱贫户、监测户1569户4823人实现增产增收,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市)创建名单。

二是争做城镇建设示范。统筹资金1.8亿元,改造老旧小区87个涉及居民4206户,改造面积41.03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支持新建公租房336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有效缓解住房困难群体及外来务工人员居住难题。统筹投入2亿元,支持抽水蓄能、垃圾焚烧发电、智慧城市等重大新基建项目落地实施,能源安全有效保障。统筹投入5亿元,全面拉通金阳大道、浏阳大道(菊花石路-李畋路),西南环线启动建设,泰安路等12条城市道路建成,进一步强健和拉升了城市骨架。统筹投入8000万元,按照“四精五有”建设标准,推进51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停车场24个,新增停车位1.7万个,全力破解停车难。统筹投入2000万元,推进惠民文体场馆建设,段江华乡村美术馆建成开馆,新建1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5家图书馆分馆,新改建30个室外运动场(标准篮球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三是争当生态建设样板。统筹投入2亿元,支持地下管线建设,完成渭川河下游综合整治和济川河、渭川河及净溪河片区雨污分流建设,铺排乡镇污水处理厂支管网68km,改造8处城区易涝积水点,全年汛期未出现长时间内涝,入选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城市。浏阳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捞刀河、南川河出境断面稳定在Ⅲ类及以上,8个国、省控断面和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浏阳河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统筹投入8000万元,收集、清运城区生活垃圾13.7万余吨、城区餐厨垃圾13000余吨,日均打捞河面漂浮垃圾约1吨,完成62条“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完成11419m2黑臭水塘、1648m黑臭沟渠水体整治,修复浏阳河流域湿地4公顷,完成营造林6.63万亩,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四)着力优化结构,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创新、提质增效

一是债务管理成效显著。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方针,坚决防风险、控增量、化存量、促转型,一以贯之打好了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化债工作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化债成效突出地区。聚焦专项债全生命周期管理、国有企业融资管理、降低融资成本、开展创绿清零、重大风险应对,完善全口径债务管理体系,夯实债务管理基础。统筹各类资金资源,将隐性债务偿还资金足额纳入年初预算,全年按进度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限额43.63亿元,全力推动14个专项债券项目全部发行,专项债券发行金额较2021年增加10.67亿元,增幅达32.37%,有效支撑了全市经济运行和发展。持续推进国有企业合规承接政府投资项目,补齐国有企业经营资质,拓宽经营领域,推进优质资产、特许经营权注入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是财政改革有序推进。创新“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强化预算项目统筹力度,把有限资金用到急需项目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核减部门预算项目支出2.58亿元,政府投资压减率达25.57%,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贯彻到紧平衡的全过程。实行“财审联动”“代表联动”,邀请审计部门、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绩效评价,以绩效评价公信力提升预算执行力,绩效评价工作排名全省第一。将预决算公开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巡察审计、资金分配范围,预决算公开工作排名全省第四。出台重大项目资金管理、兜牢“三保”底线等一揽子改革政策措施,纵深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不断增强财政可持续性,连续三年获评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全省第一名)和全省市县财政日常工作整体水平高质量评价AA级单位(全省第一名)。创新三资盘活模式,浏阳市六股岭矿区采矿权成为省内首宗以“净矿”方式出让的新设砂石矿,成交价11.32亿元,溢价6.9亿元。

三是“智慧财政”全面上线。探索财政数字化治理,打造涵盖内控管理、风险管理、内控考评、系统管理、报表查询等五大功能模块的内控系统,成功创建财政部内控信息化首批试点市县。全力推进“智慧财政”上线运行,打通数据交换通道,实现预算一体化系统97张标准表、财税库银、单位会计等数据库表回流至浏阳前置数据库,与长沙政府采购平台、政府投资计划管理系统和财评管理系统等实现数据交换,将跨业务系统的财政数据集合到一个系统,所有财政关键业务做到一网查询,形成覆盖全面、业务协同、上下贯通、开放共享的财政大数据应用发展格局。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启用工资管理模块、完成国库集中支付清算流程改造试点、上线会计核算云系统,实现数据自动对账,让现场对账成为历史,单位会计数据质量考核居全省第一。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财政工作面临着经济性减收、疫情性减收、政策性减收“三叠加”以及防疫性增支、政策性增支、保障性增支“三碰头”双重挑战,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明显加大。面对困难和挑战,全市上下团结一心,科学应对,砥砺前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疫情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需求收缩与供给冲击交织,市场主体经营仍比较困难,经济持续恢复的势头还需持续巩固,财政收入回升的基础还需加力夯实。针对上述问题,在下阶段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三、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长沙市委、浏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保障财政可持续和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全面落实 “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勇当“强省会”战略开路先锋,打好“发展六仗”,聚焦“项目建设提速年、营商环境提质年”,为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浏阳图景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财力情况,拟对2023年预算安排提出如下建议: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建议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建议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08.22亿元,增长7%。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建议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47.17亿元,比上年预算136.70亿元增加10.47亿元,增长7.66%。

3、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

综合财政收支预算和体制情况,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08.22亿元,上级补助收入48.67亿元,政府性基金调入6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0.2亿元,上年结转2.27亿元,减去上解支出18.2亿元,可用财力为147.17亿元;全年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7.17亿元。收支相抵,实现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建议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22.78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0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16.75亿元,调出资金6亿元。

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2.78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7亿元,上年结转8.28亿元,减去上解支出0.03亿元,可用财力为131.73亿元。全年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5.73亿元,其中市本级支出116.75亿元、上级专项追加和上年结转项目8.98亿元;调出资金6亿元。收支相抵,实现预算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建议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205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万元,可用财力2077万元。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8万元,调出资金2029万元。收支相抵,实现预算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建议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8.16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6.97亿元(不含已纳入省市统筹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工伤保险基金预算、医疗保险基金预算、失业保险基金预算)。年末滚存结余14.06亿元。

四、2023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以更深情怀、更暖温度,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稳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继续将全市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教育、社保、医疗、文化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使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促互进。创新财政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确保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推动财政支出向弱势群体、薄弱领域、农村倾斜。持续做好城乡低保、大病救助等民生补贴发放和资金监管等工作,推动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工作要求,建立“三保”运行监测机制,实现“三保”预算和执行的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全力兜牢“三保”底线。

(二)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强化财政政策支持,持续推动经济稳定运行

聚焦“项目建设提速年、营商环境提质年”工作,加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健全产业扶持政策与行业税收贡献、产业类专项资金规模与税收提升效果、专项资金分配与企业经济贡献“三个挂钩”,鼓励各级各部门引进培育带动作用大、回报率高、可持续性强的产业项目。抓实抓好财源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六个十”行动,贯彻实施“以财税看发展、量贡献以支持”理念,加大财税政策引导力度,强化产业主管部门财源建设责任。组织开展产业发展政策调研,促进支柱产业发展。贯彻落实中央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密切关注重点企业运营情况,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难题,积极培育骨干税源,不断提高税收占GDP比重,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健全综合治税体系,完善协税护税网络,持续推进浏阳市综合治税决策支持平台升级建设,围绕重点行业、重要区域等,铺排推进综合治税硬核行动,力促财税收入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三)以更优机制、更严纪律,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牢牢守住风险防控底线

严防政府债务风险,压实偿债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年度化解任务,确保不发生债务风险事件。发好管好用好政府债券,持续加强政府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对政府专项债券实施穿透式监管,促进债券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稳妥有序化解存量,有序推进“创绿清零”行动;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实行隐性债务化解部门责任制,力争2027年实现全市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创绿清零”总目标。规范国企融资行为,严格调控新增债务,切实防范新增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标上级提出的“关停并转”的工作要求,做好平台公司再压减的工作。持续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大资产资源注入力度,鼓励国有企业合规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增强造血功能,不断提升市场抗风险能力。

(四)以更高要求、更新办法,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坚决保障财政稳健运行

健全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和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严格控制新增支出,精准保障重点刚性支出,持续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健全政策出台决策程序,把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作为内嵌环节,从源头防范过高承诺、过度保障。改革竞争性领域财政支持机制,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强化对具有正外部性创新发展的支持,严控竞争性领域投入,严格限制以竞争性评审方式,对市场主体给予直接补助,更多采取结果导向的“后补助”,提升财政政策的公平性效率性,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按照“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处置原则,“用、售、租、融”多管齐下,加大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力度,厚实稳增长的财力基础。加强真抓实干财政督查激励管理,构建“精准指导、督查落实、总结复盘”的纵向服务体系,提升全市域财政管理整体水平。

各位代表,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浏阳撤县设市30周年,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接受市人大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助推浏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高水平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浏阳图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